记者注意到,此次招标企业整体中标比例偏低。从中标企业数的分布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累计中标企业达到3183家,占中标总量的86.07%。而这六省市平均中标比例均比第一次招标有所下降,其中广东省下降13.4个百分点。福建、上海、山东企业的中标比例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认为,企业中标比例偏低,多数是由于企业主动放弃投标机会所致,反应出企业对第二次招标的部分类别需求下降。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出现增幅下滑。据第一纺织网统计,截至5月28日,输美平均清关率为19.49%,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陈晓燕分析,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增幅下滑,一方面反应出美国市场需求不旺,另一方面,其他发展中国家抢占美国市场的现象也值得关注。以中国生产的植物纤维制裤子为例,这一产品一直以来占据美国市场80%~90%的市场份额。但今年3月,这一产品仅占美国市场72%的市场份额,而印尼、印度、越南等国占美国市场的份额明显提升。此次招标中,植物纤维制裤子中标率偏低,即为纺织品市场份额被抢夺的结果。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诸多原因,使得今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对美出口速度放缓。而美国采购商也开始调整市场策略,印度、越南等国家已成为新宠。
来自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按数量计算,目前我国纺织品在美市场占有率为40.53%,服装在美市场占有率为34.24%,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数量同比减少1.68%、7.74%。
与此对比的数据是,截至今年3月,印度对美出口的纺织品总规模大约增长10%。越南纺织品协会表示,今年以来,美国纺织品进口商加快从中国转向越南采购的步伐,越南纺织品对美国出口猛增。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前4月,美国从越南进口的纺织品贸易量同比增长31%;1~2月孟加拉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也增长了7.5%。
业内人士表示,纺织产业正面临转型期,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不容忽视。一是贸易政策调整的压力,服装作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首当其冲成为国家贸易政策调整的焦点,预期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必然的趋势;二是产业政策的压力,“三高一低”是纺织产业的基本现状,环境资源的约束必将对产业的影响更为深远,如最近出台的印染企业准入条件。该人士认为,由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导向必然促使企业的变革和调整,这种政策消化期至少要在2~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