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PPI的涨势与CPI的回落都符合此前的预料,那么,在5月份的经济数据里,出口增速的重新走高却让不少人有点“出乎预料”。人们有理由认为: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似乎并未如想像的那么悲观。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前5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12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其中出口5450.5亿美元,增长22.9%;进口4670.3亿美元,增长30.4%。月度数据方面,5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2207.8亿美元,增长33.2%。其中,出口额增长28.1%,进口额增长40%,进出口额增幅均大于4月;贸易顺差则从4月份的166.8亿美元扩大至202.1亿美元,但较2007年5月缩小9.9%。
出口增速显现短期乐观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5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204.9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统计显示,我国4月当月出口增幅比3月当月回落8.8个百分点,但5月当月出口增速重新走高,增幅比4月当月高6.3个百分点。
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此前各界已然对沿海出口企业捏了一把汗。然而,5月份的数据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出口行业的希望,有专家表示,28.1%的增速“有点出乎意料”。
究其原因,长江证券(16.20,-1.80,-10.00%,吧)宏观经济分析师薛俊向记者分析:“1-5月份与1-4月份相比,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所扩大、大宗产品维持比较稳定的趋势,这是支撑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另外,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认为:“当月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工业增加值加大都是5月份出口反弹的因素。”
同时,分析师普遍认为,仅凭单月的数据,很难就此对出口行业盲目乐观。“从历年来看,5-7月是出口生产旺季,传统大宗商品行业在年末的销售实际在这几个月也开始了。去年6月份贸易顺差也维持走高趋势,我们预测今年6月顺差会高于5月,但是增速会下降。更远些来看,次贷危机的影响并未见底,所以海外需求因素、紧缩性的出口政策依旧会制约出口增长。”薛俊说。
贸易顺差依旧呈下降趋势
从进口方面看,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8.6%。海关总署分析表明,国内紧缩性的宏观政策、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拖累的海外需求、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拉大稀缺产品项下逆差规模、初级产品进口价格飙升推动进口金额大幅增加等,都是今年以来贸易顺差扭转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囊括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今年很可能就是贸易顺差的拐点。在拐点的趋势下,拐头不一定就是直线下降的,数据上有短期的反复是正常的。”张新法表示。
从进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的数据里也可见端倪,薛俊在其提交给长江证券的报告中分析到:“目前支撑出口的,主要是传统的大宗商品,如服装鞋帽,这些商品价格上增长,但是量在减小。进口方面,大宗商品的进口,特别是能源类商品,则是量价齐增。与4月份相比,进口同比增长出现了大幅增长,虽然贸易顺差比4月份来的多,事实上比去年是下降了,所以总体的趋势还是下降了。”
“何况5月份还取消了长假,工作日多于去年。”薛俊对记者说,“在海外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下,我们认为今年贸易顺差下降的总趋势不会变。”
对此,也有不同声音。世纪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文就对记者表示:“下半年美元可能会升值,我们认为出口会进一步增加,进口会稍微放缓,贸易顺差还是会持续扩大。”
对外贸易迎来结构性调整
对于投资者来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带来的延伸性影响更值得关心。就此,薛俊认为:“短期来看,如果贸易顺差大规模下降,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的影响是心理上的,投资者也许会基于此而对出口型经济丧失信心;从中期来看,贸易顺差下降也会影响到全年GDP的增长;但长期来看,贸易顺差下降会加速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调整,从而对中国整个的经济是有利的。”
有分析师认为,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可能会促进中国长期的产业升级——产品附加值高则能销出去,产品附加值低,在原材料成本压缩下,利润可能维持不下去。
“我们应当从出口些什么、进口些什么去拷问我们的经济结构。连续7年的贸易顺差是不正常的,所以外贸的结构性调整,既是市场的软性要求,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的刚性要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