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六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当前纺织行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一些纺机企业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甚至面临生产任务不足和减产、减员的压力,猝不及防。如何认识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对纺机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去年我国从境外进口的纺织机械产品高达49.4亿美元,进口纺机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就说明“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传统纺织机械产品要走“纵向提高、横向延伸、拓宽领域、不断创新”之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应用领域,寻求新一轮的发展。
连续化、智能化、信息化是发展方向
“纺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过去,万锭用工不再是过去的几百人,而是现在的只有几十人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力的短缺,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用工数量,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趋势。实行生产连续化,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针织、毛纺设备发展空间很大
针织产品的品种很多,市场变化也大,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品种、数量增加都需要相应的技术装备,我国的针织机械产品虽有较快发展,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海关统计,2007年进口的针织机械产品多达3.3万台,用汇近13亿美元,其中圆纬机、经编机和平行针织机占了很大部分。这些也正是我们的弱项,但也是我们要发展的方向。当然,我们的针织机械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而且也有出口,但进口针织机械产品平均单价却是我们出口针织机械产品平均单价的两倍多。还有,为针织机械配套的织针生产,品种、数量和技术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多数还依赖进口,有待我们进行开发并实现自主化。与此同时,毛纺设备的发展以及麻纺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创新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节能减排需要相应技术装备的配合
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和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需要相应技术装备的服务和配合。传统棉纺车间的吸尘、滤尘和除尘,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措施,还有待改进提高。而织造车间的吸尘、滤尘和除尘,几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织造车间产生的短绒,既影响织物质量,又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相应的措施要跟上
纺机行业自身改造的任务很艰巨
纺织机械产品中,铸件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如若在提高铸件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把铸件的成品率提高1%,废品率降低1%,焦炭和生铁熔化比例提高半个或者一个百分点,冲天炉或者电炉的耗能降低1%,提高排放热能的综合利用等等,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十分明显,节能减排所降低的成本便能形成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