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睡眠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对婴幼儿睡眠问题和影响婴幼儿产生睡眠问题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帮助婴幼儿获得良好睡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婴幼儿睡眠;睡眠问题;睡眠安排;母乳喂养;与父母同睡
一、问题的提出
雷佐夫(1985)对幼儿睡眠问题下的定义为:“幼儿每周超过三个夜晚出现夜惊,或者一到睡觉时间便出现抵触性的反抗以及同时伴随着与成人的冲突和苦闷的情绪。”幼儿的夜惊现象包括:夜晚多次叫醒父母;夜晚醒来持续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睡觉时间抵触性的反抗包括: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迟迟不肯入睡;多次呼唤父母回到自己身边;不允许父母离开自己的房间等。…
在我国.婴幼儿的睡眠问题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人们往往认为睡觉是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睡觉就如同我们消化食物和呼吸空气一样容易。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营养的补充而忽视孩子睡眠质量的提高。
二、睡眠问题调查
1.调查过程及结果
我们对上海一个托儿所50名1~3岁的婴幼儿父母进行了问卷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婴幼儿的睡眠状况,父母对婴幼儿睡眠问题的认知情况以及父母采取的相应对策。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更多有关婴幼儿睡眠的信息,并给予家长合适的建议。
睡眠状况调查涉及婴幼儿的睡眠时间、睡眠安排、睡眠次数等。我们的调查显示,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为12.7小时,睡眠次数为2~3次,通常还有1~2小时的午睡时间。至于睡眠的安排,有40%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同睡(指同床睡):有42%的父母和孩子分床睡,但是睡在同一个房间;有18%的父母让孩子单独睡在另外的房间。父母对婴幼儿睡眠问题的认知情况调查包括父母对孩子睡眠方面信息的获取来源,父母对孩子睡眠问题含义的理解以及父母通常对孩子睡眠问题采取的策略。我们发现,有64%的父母依靠家里的长辈、20%的父母通过和朋友探讨、16%的父母通过看相关书籍来寻求有关婴幼儿睡眠的信息;有78%的父母反映他们的孩子有哭叫、惊醒等现象:有86%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有打呼噜、磨牙、盗汗等现象。父母解决孩子睡眠问题的对策主要以事后安慰为主,例如唱儿歌,抱着孩子四处走动,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哄孩子再度入睡。很少有家长考虑要带有严重睡眠问题的孩子到医院就诊。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父母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睡眠方面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睡眠问题还是相当关注的。这也许是和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国情有关,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非常在意,总是想给他们最好的,害怕给孩子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降生之后,父母对于
孩子睡觉时间的安排以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重视的。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明白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充足的营养,而且更需要适合他们成长的睡眠。
2.睡眠问题成因分析
(1)婴幼儿的睡眠问题从问卷中我们看到,婴幼儿的睡眠问题不仅指在睡眠中有打呼噜、磨牙、盗汗等现象,而且最主要的是难以入睡、出现夜晚惊醒的情况,这在孩子0~3岁时发生得比较频繁。有许多学者认为.婴儿在夜晚醒来是正常的,而只有当婴儿在夜晚醒来并且很难进行自我调节时,婴儿的睡眠才是有问题的。据我们调查,.34%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夜间都会不时地醒来,估计那些很难再入睡的儿童会受睡眠问题的折磨。由于年幼儿童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较难区分现实和想象,因此他们在睡眠时做噩梦是常见的。据国外研究的统计,(在3~6岁的儿童有一半不时地会有这种体验。大约有4%的儿童会梦游,有3%的儿童有睡觉恐惧,这也许是最困扰父母的问题了。从睡梦中惊醒的儿童,可能会尖叫,摇动身体,梦呓,对父母的安抚没有回应。
(2)睡眠问题形成的因素
有关养成婴幼儿良好睡眠的因素和造成婴幼儿睡眠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得到很深入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婴幼儿的气质、婴幼儿与父母的依恋都与婴幼儿睡眠问题的形成有关,同时也与一些生理方面的因素,如母乳喂养、与父母同睡等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讨论这两点)。关于母乳喂养好处的报告数不胜数。绝大多数家长都已经意识到母乳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母乳中含有大量对婴儿健康起重要作用的抗体,通过对抗有传染性的以及高致命性的疾病,如波特淋菌中毒等,大大地减轻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母乳喂养能保证脂肪和蛋白质的合适均衡;能保护颚骨和牙齿发展;能保证消化;能使孩子更易于向食用固体食物过渡;母乳喂养的孩子较少出现过敏性反应、呼吸道和肠胃疾病,包括感冒、腹泻、中耳炎、脑膜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同时母乳喂养可提高孩子的免疫系统能力,使婴儿在儿童期和成人期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更亲密,成年后表现为对母亲有更多的关爱和体贴。
问卷调查显示,68%的幼儿家长认为母乳喂养对孩子的睡眠有消极的影响,经常会造成孩子夜晚惊醒。母乳喂养的婴儿晚上醒来的次数较多。而且每次睡眠持续的时间较短。婴儿夜晚醒来和他们入睡较浅都是由于母乳本身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偏低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母亲必须频繁哺乳。有人认为,晚上经常醒来会影响孩子形成更成熟的睡眠模式。更有家长认为母乳喂养对培养孩子的专心致志品质不利,与孩子上小学后出现的写字和上课听讲不专心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不过,也有人指出,婴幼儿夜晚醒来并不完全是母乳喂养的原因,而是更多地与父母和孩子在睡眠方面的交流和睡觉前开展的相关活动有关。如果父母在睡觉前与孩子更多地讨论让孩子感到恐惧或害怕的事情,比如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在临睡前反复和孩子强调第二天必须怎么做,结果导致孩子恐慌和害怕,从而降低睡眠质量。如果父母和孩子在睡觉前做过很激烈、热闹的活动,比如各种家庭聚会、联欢会等。也会对孩子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
与父母同睡会对孩子的睡眠产生影响吗?我们的调查显示,‘70%的家长认为孩子与自己同睡对孩子的睡眠没有影响;只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与自己同睡对孩子的睡眠会有消极影响。与孩子同睡在各种文化背景中都是很常见的,我国有人作过调查,到孩子7岁的时候还有57.7%的孩子跟父母睡在一起,而美国国家调查机构1993。2000年的调查结果只有9.2%的孩子跟父母睡在一起。大多数美国白人都认为与父母同睡是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压力大、家庭教育缺乏和母亲的消极教养态度相联系的。
其实,与父母同睡最大的危险就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我们的调查发现,与父母同睡的婴幼儿经常夜晚入睡不深而且时常醒来。与父母同睡的隐患是:(1)影响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孩子和父母同睡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缺乏自我独立的精神,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2)与父母身体接触太亲密,会造成孩子过度敏感,而且孩子处在长身体的重要关头,与父母同睡在狭小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身体发展。(3)对父母的婚姻关系造成潜在的影响。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彼此去维系的,父母除了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负责外,也需要营造属于彼此的私密空间。(4)导致孩子形成睡眠问题,如夜间惊醒等。(5)导致对孩子的身体伤害。父母与孩子同睡有可能将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例如,父母在床上翻身,婴幼儿长时间呼吸父母呼出的废气等都可能对孩子造成身体伤害。
父母尤其是母亲,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的原因大致有:(1)晚上哺乳方便,如果晚上孩子饿了。母亲只要翻身就可以给孩子哺乳,而不用跑到另一个房间。(2)想多和孩子待在一起。(3)能减少母亲的焦虑和不舒适感,给母亲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三、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睡眠的对策
1.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晚上有1~12小时的睡眠。充足和有规律的睡眠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在晚上9点半或10点以后睡觉的儿童,比那些睡觉早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脾气暴躁现象
2.让孩子穿特定的睡衣,形成一种特定的就寝仪式。㈣合适的睡衣可让孩子感觉身体舒适,并对孩子的睡眠产生心理暗示,让孩子在睡眠前得到心理上的缓冲。也可以让孩子在睡前做一些转换心情的活动,如让孩子养成睡前刷牙洗脸的好习惯。
3.避免在睡觉前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学前儿童不能区分想象和现实,一些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中让人恐惧或带有暴力倾向的镜头会对孩子的入睡造成困难。
4.如果儿童拒绝睡觉。父母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决。父母温柔而坚决的鼓励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支持,既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在身边。那些睡觉前的恐惧和担心都是多余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坚决的态度是不能改变的。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自己慢慢地独自去睡。此时。父母可以温柔地跟孩子说说第二天的活动。强调第二天是美好的一天: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睡觉前的准备,如给孩子讲一段故事,让孩子喝一杯牛奶,拿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偶上床,关灯之前拥抱或者亲吻一下孩子,鼓励孩子闭上眼睛培养睡意,帮助年幼的儿童驱除独自在黑暗中不适的体验。父母的态度越是坚决,儿童越容易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如果孩子晚上经常醒来,父母应给孩子更多的安抚和情感支持。父母可以在孩子惊醒的时候安抚孩子,拍拍孩子的背部或者亲吻孩子,和孩子安静地呆在一起,直到孩子睡着。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要吓唬孩子,不要用粗暴的话语对待孩子,要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6.若是孩子不肯睡,不要给孩子吃任何药物。药物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并且会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入睡策略。
孩子的睡眠方式和睡眠问题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行为的文化差异。我们研究孩子在睡眠中常见的问题和影响孩子产生睡眠问题的一些因素。是希望对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