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的首度开展到2007年将走过15年春秋,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本身就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正是这个平台催生了几十万上百万产业从业人的欲望。在展会即将临近之时,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汇聚到这些充满欲望的面孔上。
策展团队
“并非懂得经济的人就是经济学家,那是经济学匠,不是经济学家。”近年来人气颇高的经济学家易宪容如此谈到。而“够专业、会深刻反思、有情怀和道德标准”成为易宪容眼中的“好经济学家”的标准。
发展中的中国永远需要经济学家提供诚实的意见和发展的新思维,而发展中的中国服装专业展会,更需要一批能为其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创新化的“策展人”。然而介于展会的庞大规模以及政府机构、协会商会等团队主办的背景,中国的专业服装展会很难凸现出如艺术展策展人那样的个人魅力,而更多地展现为一个团队的光辉与智慧。“由于2008年新展馆建设等某些不确定因素,今年的CHIC在活动的设置上不求更多的翻新,而是希望对在2006年展会所创立出的活动项目进行更为合理化的专业提升与人性化的拓展。其实就服务本身而言,在2006年的CHIC上主办方已经开始提供,但是今年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用不同的宣传渠道,告诉参展商、专业观众这些服务项目的存在,并且告诉他们如何切实利用这些资源、并且能够利用强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令自己的参展效益最大化。”一位CHIC项目组的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不仅是新产品的创造者,更要成为这些服务产品的宣传者与普及者,这将成为CHIC展会策展团队在2007年的欲望与挑战。
参展商
作为展会的根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CHIC格局的变化。他们都是勇敢的探索者。在短短的3日内,他们或者成功地开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参展模式,为企业一年或者几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保障;或者他们失败了,付出了学费与代价,却给自己品牌或者其他品牌今后的招商、品牌宣传留下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们在展会3天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只言片语、所提的每一条意见,都有可能被实践和历史证明他们参展价值的存在。
尽管从简单的商品交易,到产品展示、寻求代理,再到展示品牌形象,参展商的参展形式在不断地升级,但是对于“商机的渴望,对于财富的追求”依然是绝大部分参展商心中的最大欲望。
与参展品牌欲望不尽相同的,却是来自公众对于品牌选择欲望的变化:从品牌影响力、独创性最终回归到一个品牌、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消费者,应该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也跟消费者相关。消费行为实际是对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有很大影响,对于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得把人民币变成票来支持他们。”这是将在CHIC2007期间举行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一位消费者在为品牌打分对记者发表这样的评论。
专业观众、买手
与实实在在的参展品牌相比,庞大的专业观众与买手数量,成为展会上最难控制的数据。而他们面孔的轮廓也成为人们最难描绘得准确地。因为在纷繁的展会上,他们的作风一如既往的稳健与低调,他们的欲望表演也多在只言片语间参展商的招展台边上演,让媒体很难长时间的准确捕捉。“专业观众不能分三六九等,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潜在的商机;但是,无可厚非的讲,谁能掌握大型商场采购者、国际买手的行踪,谁将更占据先机。”一位参展商曾对记者这样谈到。在短短几日内,能够从上千个品牌中独具慧眼地挑出一个或几个“绩优股”实非一件易事。平台有了,信息库有了,各种配套活动也有了,现在可能最为欠缺的是参展双方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把自己的戏演好。
影响力
随着网络化、虚拟化生存方式的兴起,中国媒体的存在方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当传统纸媒与电视、广播、网络乃至手机结合在一起之时,其强大的信息笼罩力以及对于公众的引导力令任何一家产品供应商都无法视若无睹。10年前,可以说无人能预测今日媒体的盛世,同样今日也无人能料,10年之后媒体的发展将登峰造极之何种程度。但有一点人们可以取得共识:媒体对于一个品牌影响力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纺织服装领域的一个负责任的权威媒体,中国纺织报《服装周刊》在2007CHIC博览会上将推出2007《服装周刊·影响力》CHIC特刊暨第二届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传媒大奖新闻调查,通过这个调查的出现,业界将发现正是这些通过新闻调查评选出来的品牌的成就组合成这个产业的现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