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300%的投资回报,您还等什么?”“10天引爆市场!”“国际名品登陆中国!”……
这些充满诱惑的招商广告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当然,有些广告可能是货真价实的,但也有一部分广告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预谋的骗局,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稍微不慎就会踩进这个危险的雷区,成为又一个招商骗局的牺牲者。
到底这些广告和信息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个是商机、哪个是陷阱,需要细心鉴别。
“假洋鬼子”大行其道,如何揭穿假面具
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假洋鬼子”,留过洋,剪过辫子。谁知,距离小说所述年代过了近百年的今天,打着“洋鬼子”招牌的招商广告扑面而来,不管去过东洋还是西洋,或是压根哪儿都没有出过,这些“假洋鬼子”就在市场上竖起一杆大旗,做起“国人”的生意来。
由于国内崇洋媚外消费心态的普遍存在,一些国内的产品于是打着外国公司的名号、披着洋品牌的外衣出现,迷惑消费者和投资者。他们常用的手法是先在国外注册一个或几个洋公司、洋品牌,报装一部电话,然后在国内大城市的繁华区租借一个装修华丽的办公场所搞授权销售经营。
目前的家电业、音响业、烟酒行业、服装业和餐饮行业等都存在“假洋鬼子”四处招摇撞骗的现象。
现在很多中国的本土服装企业,从品牌命名到宣传推广,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国外的品牌来运作经营,这已经成为服装业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一时间,服装市场充斥着太多的洋面孔。
2004年8月,一销售假冒“梦特娇”T恤的商家,竟发布广告公然招揽代理商,没想到被“梦特娇”生产厂家发现揭开了骗局。
“假洋鬼子”为什么能大行其道?其实,揭露这些“假洋鬼子”的面目并不难,只要仔细查询他们的身份、他们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质量与正品有着相当的差距。只是当这些“假洋鬼子”在市场上开始抛头露面的时候,没有人问他们从哪里来,没有人对他们自报的家门进行核实。
“样板市场”虚假繁荣慎对“障眼法”
现在,有的厂家搞起了“样板市场实效佐证”, 通过样板市场操作效果向商家们证实他们对产品的承诺,这仿佛是一件厂商都十分满意的方法。
大凡让人虔诚地追求一种信念或理想,必须先让你的追随者看到光明的前景,或让“事实”说话。换句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聪明的“猎手”总是在距离陷阱较近的地方投放一个诱饵。营造一个表面繁荣的样板市场,当你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招商方面就会搬出类似“某某市场只有10万元投入,当月就盈亏平衡,第二个月就赢利20万元,第三个月赢利若干万元”。反正让你听过之后感觉,如果不做这个品种的代理简直对不起上帝。然而,那个样板市场是真是假你也没弄清楚,定金或首批货款已经划到厂家的账户上去了。
目前通过样板市场的示范性作用来招商的企业很多,但样板市场也良莠不齐,由于一些代理商过分相信样板市场的操作方式,想简单复制迅速赚钱,导致一些企业不计成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选择一到两个样板市场进行短期轰炸,大力炒作,以此造就虚假繁荣,吸引经销商来考察市场,达到最终圈钱的目的。
招商中样板市场很多时候也存在着“水分”和“障眼法”,经销商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应招者”,也是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
“样板市场”真真假假,应该慎对,仔细验证:其一,多和普通消费者沟通,随机地找一些当地的消费者和业内的同行,了解他们对这个产品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真假样板市场,消费者和同行的意见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其二,杀个回马枪,现场轰动是真是假,很难判断,如果招商会之后,隔上几日,再去了解一下,得到的信息会真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