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很多家长还没有这个意识和经验。
据资料显示,我国大约33%的儿童都潜伏着各种疾病隐患,青少年及儿童还存在营养不良和肥胖、近视、龋齿、贫血、心理卫生五大健康问题。
另外,恶性肿瘤、青少年颈椎病等发病率也迅猛上升。专家认为,多数疾病如能早发现,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治愈的。
但据记者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儿童的特别完善和专门的健康检查,也没有强制性地要求新生婴儿建立健康档案,孩子入学和常规体检时进行的简单体检并不能清晰地反映孩子的健康状况。
因此,为宝宝建立健康档案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档案可为其进行全面的记录、分析、评估和预防,孩子生病时也能给医生提供参考,方便治疗。
虽然给宝宝建立健康档案如此重要,但如何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很多家长都没有这个意识和经验。据医生介绍,一份完善的健康档案不但包括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患病情况、家族病史、个人过敏史及预防接种状况,还包括宝宝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发育等。
■家长经验
健康数据可以检测宝宝的发育情况
●豆豆妈妈(护士,女儿5岁半)
我妈是医生,所以从豆豆出生开始,她就提醒我给宝宝做个全面的记录。现在豆豆5岁半了,她的小健康册也记满了2大本。在我妈的“友情指导”下,豆豆的健康档案主要分四大部分:
一是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体重等指标。其实记录是一方面,这些健康数据还可以和科普刊物上登的同龄儿童的体征指标进行比较,检测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
二是打预防针和接种疫苗的情况。我每次都会把接种疫苗的医院、医生、日期、疫苗名称以及接种反应记录下来,看起来就很清楚。
三是病历部分。包括孩子每次生病的时间、原因、病情、持续时间等,还有医生的诊断结果和孩子的病情、病因、结果、处方、注意事项等,各种化验单、检查报告也会保留好并贴上来,有些不能拿走的就抄下来,补记在档案上。
四是孩子的过敏史。比如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季节性过敏、昆虫过敏、花粉过敏等,这可以为孩子长大后的生活做提醒,避免再次过敏。
借用网上提供的宝宝档案系统
●郝玲玲(房地产公司职员,儿子2岁9个月)
怀孕时,我经常在网上查询怀孕期间和宝宝发育的注意事项,发现有些网站专门推出了宝宝档案记录的软件和系统,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收费的,我当时好奇,就注册了一个,现在感觉不错,网站上分得也挺科学的,查找起来也不费劲,还有参考标准,如果不达标它还会特别提醒你,起码是能派上一些用场吧。
健康博客不太安全,最好再有文字备份
●虎子妈妈(全职妈妈,儿子3岁)
我经常写博客,虎子出生后我就喜欢把他的照片贴在博客上,供我和老公的朋友们“参观”。后来老公的一些德国朋友给我们提建议,说可以把孩子的身体发育等健康资料都贴上去。这个意见倒提醒了我,于是我就和老公商量,给孩子建立一个记录身体和健康状况的博客,每天都记录,分为健康、生病几个栏目,虽然有时写得像流水账,但看起来还是丰富多彩的。不过我还担心健康博客不安全,所以再有个文字备份的更好。
■借鉴域外
英国居民的健康档案相当完整与系统
●林练(英国利兹大学营养学硕士)
英国的医疗服务分得比较细,很多都是以社区为单位对居民的健康负责。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是很重要也很必需的一件事,英国居民的健康档案相当完整与系统。
从宝宝出生开始,英国就要求建立儿童保健卡册(俗称健康户口),这要求在18岁之前,不管是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入园上学、看病住院都必须带上健康卡册,否则医生可以拒绝提供服务。即使过了18岁以后,很多英国人也已养成了记录健康档案的习惯,几乎每个英国家庭都建有健康档案,保健服务与诊疗记录得很清楚,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专家建议
健康档案应该从怀孕初期开建
●张伟(北医三院上地门诊部首席健康顾问)
健康档案至少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宝宝体格的发育状况;其次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这中间又包括宝宝对知识和一些能力的掌握;最后是非智力因素方面,包括宝宝的性格、勇敢程度、坚毅程度以及和别人的沟通等。
现在很多家长只把精力放在宝宝的体格上面,而忽略了其他两个方面,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健康的孩子,应该是全面发展和健康的,如果某方面不过关,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让孩子回到“正轨”上来。
宝宝的健康档案应该从母亲怀孕时就开始建立,而不是很多家长认为的在孩子出生之后才建。并且,宝宝在不同的阶段,记录健康档案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怀孕期 母亲的健康状况以及怀孕期的状况,对孩子的健康有重要影响,比如很多母亲怀孕时营养过度,太胖的孕妇生下高体重儿的几率就很大;同样,得糖尿病的母亲也容易遗传。又比如怀孕早期,如果母亲在怀孕三四个月时患了感冒,对形成期的胚胎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怀孕晚期,如果母亲有高血压,也会影响孩子。这些都应记录在案,让孩子出生后的健康状况有迹可循。
生产过程中 主要记录宝宝出生时,妈妈和宝宝的情况,比如妈妈的产道是否被挫伤,宝宝在产道内停留的时间有多长等。以上在产期和生产时宝宝的健康状况可从医生处索取。
新生儿期 也就是出生的前三个月,宝宝生长得很快,每天都在进步,家长应每周一次测量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身长、胸围等。另外,细心的家长最好对宝宝的表情、动作、反应、条件反射、饮食情况等都做记录,这样对确定宝宝的智力和反应情况也很有帮助。
3个月到1岁时 家长应坚持每个月给宝宝测身高、体重、胸围等,由于这个时期打预防针较多,家长要对打过什么预防针、反应如何等都做记录。
1岁到3岁的幼儿时期 测量频率可改为3个月一次。另外,在这个时期,宝宝的智力发育也很明显,家长对宝宝的动作、说话、分辨颜色和形状的能力、疾病、身体状况等都要做记录。
3岁到上幼儿园以后 家长接触孩子的时间可能逐渐减少,这时除记录孩子身体发育的状况外,孩子的学习、自理能力也要进行培养和记录。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就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