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之一:自主创新
从目前我国印染机械行业的现状分析,很多产品仍处于仿制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的比重偏低。尽管已有不少厂商通过与外商合作开发高新产品抢占市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品发展上基本还是步国外的后尘,不等于自主创新,也并没有自身的知识产权。也有不少厂商通过苦练内功,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可,但是产品若无突破性创新,很难在市场上长期立足。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结合市场纺织品发展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可喜的是,不少国内厂商目前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产品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开发平幅针织物烧毛机、新型染色防泳移预烘机、活性染料湿短蒸设备、数码喷墨印花机、新型智能圆网印花机及控制系统等,不少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印染机械要创新,离不开对各种新型纤维的研究,离不开对各种新型染化料助剂的探索,更离不开各类印染新工艺的开发,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脱离了这个系统,印染机械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实现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做到两个三结合十分必要。一是产、学、研三结合,印染机械厂必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发挥各自在机械制造、理论研究、科学实验方面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二是染化料、印染工艺、印染机械设备三结合,印染机械行业必须真正了解纺织新品种的加工特点,了解印染新工艺对机械、电气、自控的要求,方能开发出全新的印染机械。
面向未来之二:绿色染整
众所周知,印染行业历来是我国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纺织行业排污量占总工业废水的35%,其中印染行业废水又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且平均回用率仅为7%。目前,我国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虽然近些年来印染行业也花了不少精力来进行污水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多停留在消极的末端治理的水平上,致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不仅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和土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生态观念和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从工艺、助剂、设备等多渠道着手,注重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生态平衡,变消极的“末端治理”为积极的“源头预防”,这对印染和印染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印染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绿色染整,首先要从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印染机械入手。印染机械行业与印染工艺紧密结合,在漂、染、印、整等主要工序上已经推出和正在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能环保新设备。例如:在退煮漂前处理方面大力推荐一步法短流程、冷轧堆和溶剂处理工艺;丝光加工方面大力推荐热碱丝光和轧卷丝光工艺;染色方面大力推荐活性染料湿短蒸、冷轧堆染色和气流染色工艺;印花上大力推荐两相法工艺等等。更重要的是印染机械行业必须注重绿色染整工艺设备的研发。我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绿色染整新技术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生物酶处理技术、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和纳米整理技术已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面向未来之三:数字化控制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印染机械设备中繁杂的机械结构已逐渐被电气控制系统所替代,机械结构大为简化,故障率大为降低,控制精度大为提高,实现了印染机械产品质的飞跃。国外印染机械制造企业已建立起较成体系的设计、制造、管理的数字化系统。设计采用CAD软件,图纸文档采用PDM系统,工艺采用CAPP,投产前采取虚拟制造CAE先行测试试验,生产制造采用CAD,企业管理采用ERP系统,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有利于系列化产品的研制,形成了平台化管理,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国外制造商能不断跟踪世界上各类最先进的技术,并及时应用在新开发的印染机械产品上,使其数字化控制程度高,安装、维修、操作方便,运行参数和故障一目了然。
国内印染机械设备在数字化驱动方面也迈出了很大的步子,但在工艺参数监控和系统网络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的努力方向包括:研究以PLC、PCC为核心的先进控制器,采用交流变频、伺服控制等高效节能驱动技术,使印染设备向着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各种复杂的工艺控制的要求;研制数字传输、全开放、抗干扰能力强的现场总线,与工业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解决好印染设备控制层数据高速、实时、可靠地采集、分析与控制的难题;基于INTERNET的系统远程诊断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可靠、简单的异地远程监控,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实现服务快速响应。
面向未来之四:稳定与可靠
国产印染设备与国外印染设备相比较,就大多数常规产品而言,外形和基本使用功能差别已不太大,主要差距在于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国产设备到印染厂后往往因设计制造质量和零件缺损等因素导致了安装时间长、现场返工多;进入试运转后又因机电与印染工艺要求不符而造成调试周期长、开车前期故障率高。不但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也给设备的声誉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进口设备大多安装调试周期短,一次开车成功率高,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操作维修方便。有些用户宁肯出高价购买进口设备,化钱买放心,买效益,也不愿购买国产设备。
印染机械要面向未来,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首先,印染机械厂应严格按照ISO9000质保体系的要求,变人为管理为制度管理、数据管理。以“工业设计”的思想为指导,引入先进的虚拟设计方法,变传统的经验、静态、类比的设计方法为结构、动态与静态特征研究的虚拟设计方法。从设计原理、制造手段、安装调试要求和工艺运转诸环节着手,制定出科学的可靠性指标,建立相应的试验场所,配备必须的测试手段,确保产品在离厂推向市场前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均达到规定的要求,真正做到以质取胜。其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充分满足印染工艺的要求,考虑用户操作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再次,必须严格把好各道质量关,无论是设计、制造、外配、安装、调试,均层层把关,不放过一个质量问题。
面向未来之五:市场需求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印染机械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国产印染机械的研发方向可归纳为几点。其一,针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出口量已超过机织产品。可考虑开发适合平幅或筒状针织物加工的各类针织染整设备,特别是开幅、平幅针织物的连续染整设备,包括针织物连续练漂生产线、针织物丝光机,开发适应针织物加工的印花设备、热定形机和预缩机等。其二,发展和改造传统的用于棉型机织物印染加工的设备,使之适应更广泛的织物品种的加工需要,适应更广泛的加工工艺的需要;在新型设备上全面配备回收装置,包括浆料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碱液回收系统和热能回收系统等,使国产印染机械尽快具备能源回收、废物回收能力,尽快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能耗。其三,由于色织产品档次高,已日益取代单一色产品。可考虑开发适合染纱产品加工的各类设备,开发新型无人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成套系统。其四,开发适用于高档毛织物及多组份纤维高档混纺面料的染整加工设备,为市场提供节能、环保、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连续毛染整设备;将传统毛织物湿整加工由绳状改为平幅加工,由间歇改为连续加工;开发集洗涤/练漂/柔软/烘干多功能于一体的多用途湿整设备,适用于高档多组份纤维混纺面料的特种整理。还有产业用布(工业用布、医疗用布、建筑用布等)的需求大幅上升,以及随着绿色染整新工艺的不断推出,染整行业急需与之配套的各类印染试验室小样机,这都为印染机械行业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开发空间。
从目前我国印染机械行业的现状分析,很多产品仍处于仿制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的比重偏低。尽管已有不少厂商通过与外商合作开发高新产品抢占市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品发展上基本还是步国外的后尘,不等于自主创新,也并没有自身的知识产权。也有不少厂商通过苦练内功,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获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可,但是产品若无突破性创新,很难在市场上长期立足。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结合市场纺织品发展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可喜的是,不少国内厂商目前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产品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开发平幅针织物烧毛机、新型染色防泳移预烘机、活性染料湿短蒸设备、数码喷墨印花机、新型智能圆网印花机及控制系统等,不少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印染机械要创新,离不开对各种新型纤维的研究,离不开对各种新型染化料助剂的探索,更离不开各类印染新工艺的开发,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脱离了这个系统,印染机械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实现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做到两个三结合十分必要。一是产、学、研三结合,印染机械厂必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发挥各自在机械制造、理论研究、科学实验方面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二是染化料、印染工艺、印染机械设备三结合,印染机械行业必须真正了解纺织新品种的加工特点,了解印染新工艺对机械、电气、自控的要求,方能开发出全新的印染机械。
面向未来之二:绿色染整
众所周知,印染行业历来是我国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部门之一。纺织行业排污量占总工业废水的35%,其中印染行业废水又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量的80%,且平均回用率仅为7%。目前,我国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虽然近些年来印染行业也花了不少精力来进行污水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多停留在消极的末端治理的水平上,致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不仅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和土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生态观念和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从工艺、助剂、设备等多渠道着手,注重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生态平衡,变消极的“末端治理”为积极的“源头预防”,这对印染和印染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印染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绿色染整,首先要从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印染机械入手。印染机械行业与印染工艺紧密结合,在漂、染、印、整等主要工序上已经推出和正在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能环保新设备。例如:在退煮漂前处理方面大力推荐一步法短流程、冷轧堆和溶剂处理工艺;丝光加工方面大力推荐热碱丝光和轧卷丝光工艺;染色方面大力推荐活性染料湿短蒸、冷轧堆染色和气流染色工艺;印花上大力推荐两相法工艺等等。更重要的是印染机械行业必须注重绿色染整工艺设备的研发。我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绿色染整新技术中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生物酶处理技术、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和纳米整理技术已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面向未来之三:数字化控制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印染机械设备中繁杂的机械结构已逐渐被电气控制系统所替代,机械结构大为简化,故障率大为降低,控制精度大为提高,实现了印染机械产品质的飞跃。国外印染机械制造企业已建立起较成体系的设计、制造、管理的数字化系统。设计采用CAD软件,图纸文档采用PDM系统,工艺采用CAPP,投产前采取虚拟制造CAE先行测试试验,生产制造采用CAD,企业管理采用ERP系统,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有利于系列化产品的研制,形成了平台化管理,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国外制造商能不断跟踪世界上各类最先进的技术,并及时应用在新开发的印染机械产品上,使其数字化控制程度高,安装、维修、操作方便,运行参数和故障一目了然。
国内印染机械设备在数字化驱动方面也迈出了很大的步子,但在工艺参数监控和系统网络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的努力方向包括:研究以PLC、PCC为核心的先进控制器,采用交流变频、伺服控制等高效节能驱动技术,使印染设备向着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各种复杂的工艺控制的要求;研制数字传输、全开放、抗干扰能力强的现场总线,与工业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解决好印染设备控制层数据高速、实时、可靠地采集、分析与控制的难题;基于INTERNET的系统远程诊断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可靠、简单的异地远程监控,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实现服务快速响应。
面向未来之四:稳定与可靠
国产印染设备与国外印染设备相比较,就大多数常规产品而言,外形和基本使用功能差别已不太大,主要差距在于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国产设备到印染厂后往往因设计制造质量和零件缺损等因素导致了安装时间长、现场返工多;进入试运转后又因机电与印染工艺要求不符而造成调试周期长、开车前期故障率高。不但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也给设备的声誉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进口设备大多安装调试周期短,一次开车成功率高,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操作维修方便。有些用户宁肯出高价购买进口设备,化钱买放心,买效益,也不愿购买国产设备。
印染机械要面向未来,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首先,印染机械厂应严格按照ISO9000质保体系的要求,变人为管理为制度管理、数据管理。以“工业设计”的思想为指导,引入先进的虚拟设计方法,变传统的经验、静态、类比的设计方法为结构、动态与静态特征研究的虚拟设计方法。从设计原理、制造手段、安装调试要求和工艺运转诸环节着手,制定出科学的可靠性指标,建立相应的试验场所,配备必须的测试手段,确保产品在离厂推向市场前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均达到规定的要求,真正做到以质取胜。其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充分满足印染工艺的要求,考虑用户操作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再次,必须严格把好各道质量关,无论是设计、制造、外配、安装、调试,均层层把关,不放过一个质量问题。
面向未来之五:市场需求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印染机械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国产印染机械的研发方向可归纳为几点。其一,针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出口量已超过机织产品。可考虑开发适合平幅或筒状针织物加工的各类针织染整设备,特别是开幅、平幅针织物的连续染整设备,包括针织物连续练漂生产线、针织物丝光机,开发适应针织物加工的印花设备、热定形机和预缩机等。其二,发展和改造传统的用于棉型机织物印染加工的设备,使之适应更广泛的织物品种的加工需要,适应更广泛的加工工艺的需要;在新型设备上全面配备回收装置,包括浆料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碱液回收系统和热能回收系统等,使国产印染机械尽快具备能源回收、废物回收能力,尽快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能耗。其三,由于色织产品档次高,已日益取代单一色产品。可考虑开发适合染纱产品加工的各类设备,开发新型无人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成套系统。其四,开发适用于高档毛织物及多组份纤维高档混纺面料的染整加工设备,为市场提供节能、环保、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连续毛染整设备;将传统毛织物湿整加工由绳状改为平幅加工,由间歇改为连续加工;开发集洗涤/练漂/柔软/烘干多功能于一体的多用途湿整设备,适用于高档多组份纤维混纺面料的特种整理。还有产业用布(工业用布、医疗用布、建筑用布等)的需求大幅上升,以及随着绿色染整新工艺的不断推出,染整行业急需与之配套的各类印染试验室小样机,这都为印染机械行业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开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