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重组消息见诸媒体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二纺机重组后将退出纺机制造业,转型为地产公司”、“二纺机地块搬迁后不再从事纺机主业”的说法不绝于耳。事实果真如此吗?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专程赴上海二纺机采访了公司总经理崔翎。
记者:二纺机重大重组的消息见报后,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一些客户甚至认为二纺机重组后,特别是地块搬迁后将不再从事纺机主业,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崔翎:重大重组消息公布后,确实引起了业内包括一些客户对于二纺机主营业务是否发生变化的疑问。对此,我想讲两点。首先,无论是重组还是地块搬迁,都不会改变二纺机的主营业务。二纺机将一如既往专注于纺机制造主业,继续为用户研发和打造一流纺机精品。我们不但在细纱机领域持续不断地推出高端精品细纱机,同时在年产3万吨及以上大容量化纤纺丝机的研发和制造上引领了市场,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在粗纱机、自动络筒机的研发制造上,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高端产品。这一切,都是我们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特优势或者叫核心竞争力,因此,无论是重组或地块搬迁,我们都将保持和延续这种优势,坚持把主业打造得更好。
第二,重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经济性质,由上市公司而变身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的其他方面都不会发生改变。无论是经营范围还是主营业务,无论是整体机制还是技术体系,包括我们和市场与客户的关系等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我们将专心做好纺机研发和生产,除细纱机外,我们还将为新老用户提供粗纱机、自动络筒机和化纤长、短丝纺丝机等一流纺机精品。
记者:重组和地块搬迁对上海二纺机的新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崔翎:重组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宝贵的契机。众所周知,由于国内纺织企业处于艰难的转型期,整个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下滑比较严重,导致纺织机械制造行业也面临着困境。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难局面,在这样的态势下,国内部分纺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上海二纺机也和国内同行一样,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困难。重组和地块搬迁为企业剥离了历史债务并获得了一笔巨额资金,为企业下一步的改造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来源。巨额资金的注入,将为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快速摆脱困境,获得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场地搬迁后,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将在市级工业园区给予我们新的生产用地,这将为我们的下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新起点。目前我们正在为迁址新园区做规划和建设,无论从管理的简捷化角度还是从组织生产的集中化和科学化角度看,新园区都将是企业下一步发展的良好开端。与此同时,我们将全力做好企业搬迁前后的过渡工作,确保无缝衔接,确保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记者:对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您能否做一个初步的展望?
崔翎:这次重组为企业提升主业、制造高端纺机精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要更好地聚合一切力量,抓住契机,切实把上海二纺机的主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根据国家《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要求,我们在“十一五”的前三年完成了一批具有推动棉纺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先进棉纺设备,并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
在上海二纺机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将紧紧围绕《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纺机制造企业,着力发展以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的节能环保新型纺纱成套设备,新一代短丝、长丝大容量化纤纺丝设备。在“十一五”期间,还将推出一批高新技术的产品,如更加高速、节能、智能化的锭翼、筒管分组传动和单锭传动的新一代数字化粗纱机;最大锭数达1512锭的前、中、后罗拉、锭子、钢领板分别由电动机直接传动的带集体落纱的长细纱机;新一代的细络联型的自动络筒机;开发多种纤维、新型功能性纤维的纺纱技术;年产1.5万吨、3万吨及以上大容量化纤纺丝机以及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与设备,为用户提供面向未来的高新技术产品。
我们还要为研发生产高端精品纺机做好四个方面的积极储备。首先是人才,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吸收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生产高端纺机产品做好人力资源上的储备。第二是装备,我们要借这次重组的机会,按照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高起点专业化集成化地思考企业的技术装备体系,把企业技术装备的综合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第三是管理,在管理上我们要以重组和场地搬迁为契机,按照简捷化、精细化、价值最大化的要求,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使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有效增强。第四是在营销上,我们通过产品销售反馈回来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研发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