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注册会员 忘记密码 欢迎您登录中国童装网!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人才首页

简历管理 企业招聘 个人求职 职位搜索 校园招聘 求职宝典 现场招聘
·快速搜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才招聘

 > 中国软件真实焦虑:人才难得

中国软件真实焦虑:人才难得

   “软件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软件企业要做大做强,无非是能否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主题:人才圈地

    主持人:谭 昊

    嘉 宾:

    杭诚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毛基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卢朝霞 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刘宏倩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仝孟辉 深圳市科迈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 民 西安交大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软件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软件企业要做大做强,无非是能否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本土软件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一方面,中国软件企业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熟悉大规模软件设计流程的高端人才,国内软件企业几乎难以获取一二;同时,跨国公司却依靠高工资高福利,不断地从国内公司挖取本土软件人才,导致本土软件企业人才更加紧缺。

    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中国软件企业不得不直面此类问题。如何让更多人才留在本土企业?一些背靠大学资源的机构开始了自主培养人才的实验,这种模式所取得经验又有哪些?

    软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主持人:我们通常看到一些企业有了上千人的规模,但他们同样抱怨缺乏人才,在以人才为本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杭城方:企业缺的是核心的高素质人才。我相信企业碰到的是人才留得住留不住的问题,人才自身的发展问题,核心人才怎么能够在企业里面起作用的问题;其次,是学校如何能够培养持续发展的人才问题。整个社会需要对人才负起责任来,我觉得对一个人的教育,全方位来看,至少学校有责任,企业有责任,本人对自己也有责任。几个方面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人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刘宏倩:金蝶中间件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我们也有一套激励办法。我们的研发人员,是可以穿着拖鞋上班的,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是非常有弹性的。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希望给员工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公司做大了以后,要求员工像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方面,小公司则需要的是全能人才。

    主持人:中国软件业一般懂技术的人才不缺,上升到一定级别,比较高端的人才,像经理,或者进入流程管理,流程分析的高端人才比较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仝孟辉:我发现企业特别需要一种人才,就是产品型人才,能把客户的需求与产品结合起来,这样的人才是非常抢手的。我认为,高端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商业和技术很好的理解和结合起来。

    毛基业:我过去几年调研了很多软件企业,小的百八十人,大的三两千人,我看到这些企业都对人才培养很下工夫,他们有各种各样留住人才的方法,一是技能培训,一个是管理培训,包括客户理念的培训,强调怎样学习客户服务理念。我自己感觉,学校在客户理念培训上能做的仅仅是最基础的东西,最终发挥作用的是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最终还是取决于素质培训。

    东软和交大博通的经验

    主持人:培养人才,学校一定要走出去,企业一定要走进来。东软和西安交大博通两家公司已经开始了企业培养人才,企业能够从人才培养上获得怎样的益处呢?

    卢朝霞:东软是脚踏两只船,一方面是企业需要人,一方面是往企业输送人。去年东软一年招聘了大概3000多人,为什么我们企业需要人呢?企业需要的人,实际上是专才,并不是全才。东软信息学院本身是面对企业内部对人才的需求所设置的。第一年,所有东软技院的学生学外语,第二年第三年是学习专业课课件,包括最新的 操作系统、最新的应用。第四年是实训。经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到企业后,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进入到实际项目中。近年来,我们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

    刘民:西安交大博通是上市公司,西安交大是我们的股东之一。我们从2004年开始与西安交大合作,组建了西安交大城市学院。这是属于大学下面的一个独立学院,目前在校学生4000多人,到今年秋季入学后大概可达6000多人,估计三年以后能够达到1.2万人。刚开始办这个学校,并不是给交大博通培养人才,而是面向全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城市学院可以给交大博通的发展提供人才,特别是基础人才和低端人才,于是就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一些专业性设计,另外是灌输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让学生提前对企业有个了解,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过程。

    杭诚方:人才培养也给教育部门提出了挑战,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怎样面对现在的形势,怎样敞开大门?深圳研究生院一直是敞开大门的,大企业、小企业都可以和我们谈,可以采取东软模式,为社会和软件这样的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