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注册会员 忘记密码 欢迎您登录中国童装网!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人才首页

简历管理 企业招聘 个人求职 职位搜索 校园招聘 求职宝典 现场招聘
·快速搜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才招聘

 > 职业前途,离不开规划(二)

职业前途,离不开规划(二)

         我反思自己,之所以形成今天这种尴尬局面,与自己对职业发展没有清晰认知有关:当初我报考日语专业时,没有意识到语言仅仅是一门工具,没有另外再学习其他专业技能。求职时,只想进日企,以为是发挥语言优势,却没有想到这种特长仅仅被用在打杂上。另外,企业文化也是制约我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比如受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年轻女性在日企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等等。

         事到如今,没办法抱怨职位不好,谁让我本身还不具备“发展”的条件呢?职业规划不能是一厢情愿的。眼下的我,必须先适应现实。

         努力工作了2年后,我和上司作了沟通,表示不愿意再做“万金油”的辅助性事务性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实际业务能力的职员。不久,经过公司的内部面试和见习,我终于被安排到物流部门参加培训了。我觉得我很幸运,但一路走来也很艰辛。

         我想,所谓的职业规划,是就业后慢慢才能看清的路。像我一样,很多人一开始是懵懂上路的。学校里学的知识、大学里教书的老师甚至爸爸妈妈,都没有教我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遇到就业后的巨大反差,怎样摆正心态,弥补知识缺陷?怎样等待和捕捉机会?等等。现在像我这样的焦躁的职场新人,真是少学了这门课。  Deepwhite

         3  被迫“转行”,发现自己的路宽了

         我的朋友小夏从某重点大学人力资源专业本科毕业后,谋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一家知名国有金融企业的地区总部人力资源部当职员。专业对口,薪水较高,小夏十分称心,工作卖力,逐渐获得了同事和上级的认可。

        小夏美滋滋地为自己做起了职业规划:专员、主办、主管、经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向上。

        不久,总部为加强市场销售力量,决定抽调部分员工充实基层一线,小夏也被列入“下基层”名单。一时间,小夏没了方向,他压根没想过做销售。自己设想的职业发展规划将被打乱,小夏有点慌张。

         考虑再三,他决定先做做再说。到基层单位后不久,小夏就被压担子,担任一个销售团队的负责人。很快,他善于沟通的能力赢得了销售团队的信任,工作局面也渐渐打开。

         这时的小夏,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患得患失,他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盯着HR(人力资源经理)的方向,他发现自己的路越来越宽了。几年过去了,小夏已受到公司高层关注,成为中层干部后备人选,公司已经开始帮助他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了。

          其实,职业规划是单位和个人双方的事,一个负责任的单位,要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新人,为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刚毕业的新人来说,一旦认准了这家单位,就要学会把个人目标放在企业目标的大坐标下考虑,不断调整个人的职业规划,以谋求个人的最大发展。  望岳

          4  别逼着孩子“子承父业”

          小周的父母都是高级会计师,工作稳定,收入也高,希望儿子将来能子承父业。就这样,小周在高考志愿上填报了非常热门、但自己并不喜欢的国际会计专业。

         2002年大学毕业,小周如父母所愿,进入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但整天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埋头于各种复杂的报表,小周陷入了疲于应付的境地,身心倦怠。一年合同期刚到,小周就选择了离开。

          找工作的日子里,小周重新思考了自身定位和求职方向,决定放弃会计专业,尝试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一开始,父母坚决反对,理由是仅凭兴趣爱好放弃专业不理智。但小周认为自己很享受在键盘上敲击文字的感觉,而且他一直没放弃写作,多次在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应该能够胜任媒体采编或企业文案工作。最终父母松口了,同意儿子去尝试一下。

          不久,小周成为一家报社的记者,新闻采访工作虽然辛苦,但小周乐此不疲。现在,经过快3年的锻炼,小周已成为部门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采写的作品多次获奖。

          回顾儿子的转型,小周的父母深有感慨:父母为孩子选择专业,应该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合适的岗位才是成长的最佳土壤。元素

          5  我的“四个5年规划”

         我和妻子结婚后,一直和母亲挤住在石库门老房子里。1994年,我决心跳槽,并计划5年后买房。说实话,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曾立志搞文字工作。但是我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的“薪情”比较好,为了实现我的“第一个5年规划”,我还是做了“与数字打交道的人”。1999年底,我积累了近20万元的住房基金,在浦东买了房子。接着,我又开始实施“第二个5年规划”,即为儿子筹备教育基金。2004年,儿子考上了大学,我也筹足了费用。

          在以上两个“5年规划”中,我把“薪情”放在第一位。现在,我正处于“第三个5年规划”阶段,逐渐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有一家杂志社有意聘请我当编辑,但我经过慎重考虑,最后还是改变了主意。我在事务所内部找到了新“槽”:即在内部搞文字编辑工作,主要收集审计案例、法律法规等。当然,在业务忙季,我还是要在第一线带徒弟。这样,我的“薪情”可能不如以前了,但与兴趣爱好接近了。“第四个5年规划”是我退休前的预备期,我将更加超脱,以逐步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我认为,人的职业规划应该考虑各个阶段的重点。如果重点考虑经济实力的积累,那就要先考虑“薪情”,暂时把爱好埋在心底;如为了“快乐地工作”,则可以首先考虑爱好,而把“薪情”放在次要的位置。要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