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找到合适工作,大学毕业生就将穿上职业装,正式蜕变成职场新人。踏足社会,所有新人心中都免不了紧张。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少数人也的确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和不合理要求,如今,有哪些刁难招数要提防,又如何在尽量不与单位翻脸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试用之前被无偿使用
王敬自从和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要朝九晚五,每天准点打卡上下班。公司小,一个人往往要顶两个人用,王敬来了之后,就成了办公室里标准的勤杂工。打字、送文件、复印资料自不必说,就连叫外卖、叫快递这样的杂事也一力承担。谁叫自己是新人,资历最浅呢?让王敬感到郁闷的是,每天忙出忙进,老板却不支付任何报酬,就连午饭都要自己解决。他纳闷,在试用期之前,难道还有个“白用期”?
专家支招:不妨积极看待
毕业生在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之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前,存在一个真空期。有些单位要求毕业生一签订就业协议,就和正式员工一样天天上班,名曰实习。由于还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就拒绝支付报酬。有些公司甚至表示,如果毕业生拒绝实习,说明“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将考虑解除协议。
对此,专家认为,就业协议只代表一种意向,真正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之上的,在签订合同之前去上班并不是大学生的义务,可以自主选择去或不去。对于“白用期”这件事,关键看你用什么视角去看。如果用负面眼光看,自然是单位白用人,不合理;但用正面眼光看,则是个难得的实习机会,可以缩短适应期,积累社会经验,帮助自己更好起步。长远来说,如果这段实习经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帮助,不妨暂时委屈一下,不与单位太过计较,毕竟对新人来说,经验是第一位的。
当然,如果这种实习影响到自己分内的事情,如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等,可以技巧地拒绝,言辞要礼貌,理由要充分,态度要诚恳。相信只要是正规公司,都会表示谅解。假如有公司以解除协议相威胁,只能说明这家公司人性化管理氛围欠缺,还是“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好。
想入职得提供担保
小张是外地某高校的毕业生。求职时,他接触了一家单位,双方互相表示满意。正在小张准备与对方签订就业协议时,对方却提出了一个令他始料未及的要求:找一个本地的担保人,出具一份担保书,写明如果小张对公司造成了损失,担保人要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解释说,由于小张应聘的是与现金打交道的核心职位,而之前在担任该职位的员工身上曾先后发生过卷款、亏空等恶性事件,公司为了避免更大损失,无奈出此下策。只要小张站得稳、行得正,担保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不会对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小张犹豫了,自己该接受这个要求吗?
专家支招:找招聘官做担保
在职场中,要求本地户口人士为外地求职者提供担保,似乎越来越普遍,尤其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几乎已经成为了求职的潜规则,被相当数量的求职者无奈地接受了。但专家认为,这一要求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担保,本质上涉及到信用,反映出公司对员工的信用评估和信任度问题。要求员工提供担保实质上是对员工的不信任,甚至是对人格的一种蔑视,是要坚决拒绝的。
然而在现实中,求职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常常选择妥协。专家认为,如果求职者迫于环境或生存压力,不介意提供担保,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提供担保,可以直接找招聘你的人或直接主管为你担保。首先,他们是这个公司最了解你的人;其次,他们既然决定聘用你,就说明他们欣赏你某些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对你有一定的信心,想办法用你的诚意和诚实打动他们。
职场专家提醒大家,凡是管理不规范、不能平等对待员工的公司,求职者都应该敬而远之。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或者生存的需求,求职者有时可以受点委屈,但根本任务,还是抓住每一次有效的职业机会,不断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提高自身含金量。等到实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能够从容地说“N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