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该是最安全的保障,父母的形象也应该是最完美的。
但是,拿出孩子们用心灵“拍摄”的“照片”看一看,并不是每一张妈妈的照片都那么“光辉”,也并不是每一位爸爸的形象都那么“高大”。
美国曾做过一次调查,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时,很多男孩子的回答是“父亲”,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母亲”。我国也搞过类似的调查,很少有人在答卷上提到父母是自己最敬佩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父母的“形象”不佳,当然也有孩子们对父母理解不够的因素。
许多大人都承认,现在社会上“最忙最累的是孩子”。成年人每周可以休息两天,可是不少孩子连一天也休息不了。繁忙中的孩子,看到有些父母清闲自在,心里便很感不平:“凭什么让我念书,他们在一边看电视、玩麻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考试?”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孩子学做人,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
过去,农民的儿子看到父母日出下地,日落方归,自己便学会了劳动;老百姓的女儿每日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勤劳俭朴,便学会了关心体贴,不怕重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这样的“润物细无声”。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
一些年轻的父母,上班时十分繁忙,十分辛苦。而一回到家,便只想着自己的休闲娱乐,有的甚至每晚把饭桌变成麻将桌,把家庭变成赌场、舞厅、酒店、仓库,全然不顾在一旁写作业的孩子。难怪孩子只看到父母“吃喝玩乐”的一面;难怪有不少孩子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奋斗。这一切,能都怨孩子吗?
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喝“你给我念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自己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能让孩子安心读书吗?
当你告诫孩子,不珍惜时间学习就是“慢性自杀”时,自己却一宿一宿地玩麻将,难道父母的时间不宝贵,不是在慢性自杀?当父母指责孩子懒惰、贪玩、不刻苦时,想没想过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孩子需要榜样甚于批评。”孩子的目光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不停地注视着大人的言行举止,模仿着大人的习惯行为。
劳累一天或心情不佳的父母,为了未成年的孩子,回到家时请打起精神。你若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让孩子全面地了解父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说,父母回到家,还要拼命地工作,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在忙些什么,为谁辛劳为谁忙?
我们的孩子只有了解父母,才会真心爱父母,关心父母。
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是家庭的支柱,而理解正是家庭的基石。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妈妈发出的生命信息,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会收到妈妈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很有道理:“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有些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们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却让自己的孩子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她们那种正直、朴实、忠厚的为人,不向困难低头、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的行动,为了别人能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教育了孩子,这正是人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