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碚区科委支持下,由西南大学彩织研发课题组承担的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彩织技术画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与印染是在整块布上染色不同,它的每一根纱线都是单独成色,然后再整体编织而成,保存更久、不易掉色;与十字绣不同,这种纱线的粗细只有十字绣的1/20左右。
远看是照片近看线织成
“只要用数码相机能拍摄出来的照片,就能够‘转化’成彩织画。”西南大学彩织研发课题组负责人梁列峰教授指着琳琅满目的一屋子画作说。记者看到,这些画有风景、人物、花鸟类型的,还有翻拍的别人的水墨丹青。离远看,像一张张巨型的照片挂在墙上,但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强。凑近仔细观察,则能看到细密的针脚,原来是由一根根细如头发的纱线编织而成。
梁教授说,它与一般的印染技术不同,印染一般是用单一的白色纱线先织好布,再往上面统一着色。而这种彩织技术画,则是在“织布”的过程中,就把五颜六色的纱线一根根编织进去了,纱线的颜色有2000多种,相当于“布织好了,画也就作好了”,不用后期着色。因此看上去,色彩更加鲜明、逼真,不易脱色,更易保存。用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线在色就在”。
最多时4000根针同时运行几秒就要换次线
梁教授还表示,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十字绣也有区别,彩织技术画所用的纱线粗细程度只相当于十字绣用线的1/20,而且成本只有十字绣的1/10,,因此看上去更细腻,仿真度更好。
谈到它的技术难点,梁教授表示,既在于它的编织环节,也在于它的编程环节。以织布为例,织同一种颜色的布,只需用针拉着同一种颜色的线一排排地运行就可以了。而彩织技术画的宽度最多可达2米,长度可以无限长,需要的颜色非常多。
当把拍摄的照片存到电脑后,照片上所有的色彩就通过数据指令传输到编织机上,一台编织机最多时有4000根针同时运行,而一幅画的同一行有可能就有10多种不同颜色的起伏,因此,通过编程,编织机要随时调动不同的针穿引不同颜色的线进行编织,有可能一根针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要换几次线,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既是艺术品又是生活实用品
据北碚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在编程完成的情况下,常规成品的织造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超大画面,如单张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的画可控制在90分钟以内,已具备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
梁教授说,彩织技术画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生活实用品。它可以用纤维材料和纺织技术重现原创摄影作品的真实感,还能制作成酒店或家庭的壁挂、床罩、枕套、沙发背靠、旅行包、挎包、储物盒等。如果投入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