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用10年打造的产业,却因一场拆迁几乎“毁于一旦”,佛山童装业在低潮中挣扎
佛山童装,能否咸鱼翻生?
在服装界曾经有一个说法:“全国童装看佛山”。作为佛山曾经的支柱产业,佛山的童装产业最兴旺时一度占据了全国童装36%的销量。然而,2010年一纸拆迁令,将10年打造的童装产业几乎“毁于一旦”,至今再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童装集聚区。两年多过去了,佛山童装还能否重拾当年的辉煌?
曾经“全国童装看佛山”
佛山童装业兴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辉煌于1999年后。1999年,原佛山市环市镇为打造产业集聚效应,在朝安路投资1亿元,开发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生产、销售、展示、信息和童装设计于一体的多功能商贸童服城,这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和童装直销物流中心。
“搬到朝安路,是当时城市化的需要,也是政府对童装产业最早的一次规划”,佛山市东炫服饰有限公司经理罗新告诉记者,在当时的搬迁中,罗新的企业也随大流搬到了离童服城不远的文华北路。当时的罗新只是一间300平方米的工厂小老板,短短两年间,借着朝安片区低廉的租金和集聚效应,罗新的厂房面积扩大了10倍,产量也扩大了3倍。
“从行业角度说,童装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需求带动产能迅速上升”,罗新表示,当时在全国形成了两大童装中心,一个是浙江湖州,一个就是广东佛山,佛山毗邻港澳,生产的童装时尚性强,等级也高,佛山每年都会开三次以上的订货会。
随着童装行业的发展,童装业相关的产业链也不断在变化。“看到有利可图,搞批发的逐渐来做生产,小厂房的逐渐扩大规模,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塑造自己的品牌”,罗新回忆道,当时,青蛙王子、纽仕丹、小鸭子童话等一批品牌逐渐兴起,自己的企业也打造了熊博士,后又专门分出小熊B琪品牌。然而,与此相对,大部分童装生产商依然满足于“卖产品”阶段,在质量和品牌塑造上都比较粗糙。
截至2008年,佛山童装走到顶峰。据统计,环市童服城区域年产童装2.7亿多件,年生产总值在45亿元以上,占全国童装生产总值的36%以上,童装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多人。佛山童装交易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直销地,而闻名全国的广州中山八路童装批发市场,50%以上的童装是佛山所生产,产品甚至远销俄罗斯和中东等地。
10年产业链分崩离析
然而高速发展背后,佛山童装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0年11月,政府一纸对佛山童服城的强拆令,使童装产业与政府规划的矛盾正式摆上了台面。
罗新回忆道,其实,早在2008年,佛山的童装产业已经和城市发展出现严重的裂痕,“当时佛山提出‘创意禅城’理念,和单纯的生产制造业抵触。同时,朝安路一带逐渐成为了城市中心区,地块价值飙升,工人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引导企业主寻找新的工业落脚点,“政府推荐我们去清远、三水、南庄的工业园,甚至还带我们去株洲工业区考察。”然而,由于备选的工业园在信息、人气、运输成本等方面均无优势,青睐“新家”的企业主寥寥无几。
2010年11月,政府的搬迁令让整个童装产业的命运急转直下,园区内400多家企业大多急找出路,纷纷向南海格莎童服城、禅城简村童服城甚至浙江、福建、广西搬迁,累积了10年的整条童装产业链瞬间分崩离析。“听到童服城拆迁的消息,外来的订单也急转直下,周边的村民宿舍由供不应求变成了冷冷清清,小生产作坊夜夜开工的场景再难见到了。”
据佛山童装行业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政府是倒逼企业升级,但做法却是“一刀切”。“企业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代理商和人脉关系,要转型,首先要实现自身能力的升级,企业学不会就直接死掉了。”以罗新的佛山市东炫服饰有限公司为例,在寻找经营定位的过程中,他们两个月就换掉了5个职业经理人。
2011年7月,原“佛山名镇”工程终止,受其影响,原本规划作为被拆迁居民安置房和“广佛商都”的童服城地块改造也悄无声息地终止,童服城将回迁的消息逐渐在市面上传开。然而,废弃的童服城已经没有企业再愿意回来进驻。
记者走访了解到,自童服城后,佛山童装行业流失严重,简村童服城、格沙童服城等虽然容纳了部分原童服城企业,但依然难形成当年的聚合效应。2012年8月,南海大沥广佛智城引进迪士尼、史努比、海绵宝宝等30余家国内外少儿时尚知名品牌进驻。而同时,禅城(原佛山)新一任主政者欲重新召回曾经流失的童装产业,着重打造童装的展览、销售中心。然而,佛山市禅城经济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毛伟峰告诉记者,目前政府还在对童装企业进行调研,要到调研结束后才能出台相关政策。
期待政府整合童装业
记者了解到,在大量童装企业纷纷或迁走或倒闭的同时,佛山市东炫服饰有限公司、卡尔菲特服饰、淘气贝贝服饰等一批当年名气较大、及时转型的企业也纷纷走上了自己的“重振之路”。
“首先就要改变以前主要卖产品的模式”,罗新告诉记者,经过艰难的探索,他们逐渐由同一款式的大规模生产向款式研发转变,“以前一个款式产量常常过万,而现在单款产量一般不足1000件,更注重研发多种款式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在生产渠道上,东炫公司放弃大规模车间生产的工厂模式,将简单的车缝委托给其他工厂,只将难度高的特殊工艺保留在自己的企业里。在销售上,实行加盟店和代理商并存,“实行加盟店制度,在销售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信息也更能及时反馈。”
罗新坦言,2011年在企业改革之初,企业童装产量一度下滑了1/3,不少代理商不愿转型,企业一度流失了20%的代理商;然而,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后,逐渐有200名新代理商加入企业,加盟店也增加到100多个,毛利率增长了20%。
“其实,在佛山流失掉大量童装产业的同时,四川、湖北、江西等省的‘说客’早已纷纷到来,为承接佛山童装产业转移,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抛出零地价、五年不收税的诱人政策。”相关行业负责人表示,佛山的童装能否恢复昔日荣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的规划是否能满足童装行业的统筹发展,“目前规划的广佛智城和将来禅城的展览中心,如果能统筹发展,就能形成聚合效应。”
相关行业负责人也表示,当年政府的拆迁的确是过于粗暴,但市场没有眼泪。佛山依然存在着对童装产业的内在需求,如果整合资源,佛山依然能吸引新的童装投资者来此发展壮大。他表示,希望政府能专门规划一块工业园用于童装生产和产业链的塑造,“佛山的三水、高明拥有大片土地有待开发,而童装生产更可以‘上楼’,通过大型的立体建筑进行童装生产也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