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与东莞家具、东莞服装、东莞纺织等体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的逆势上扬相比,深藏着众多外销“隐形冠军”的东莞鞋包产业,近两年来产值和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
东莞鞋包产业曾有为人称道的威水史,因强大的制造能力,一直是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代工的主要产地。
近日,东莞理工学院产业经济学教授刘继云带领她的课题组,对东莞箱包和制鞋产业进行了调研,调研成果显示,由于没有抢占先机,创造自己的品牌,随着人工、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东莞企业给奢侈品代工的利润逐渐逼仄。
此外,课题组还发现,东莞一些顶尖代工厂从前只接世界大牌的订单,现在却慢慢开始为福建的一些品牌做代工。从前,东莞在代工领域一直走在前列,鞋包产业如果再度沦为国内品牌的代工基地,将是东莞制造业的一大遗憾。
那么,鞋包产业应如何发展,政府应该怎样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箱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及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箱包生产大国,拥有各类皮具、箱包生产企业数万家,世界年需求箱包皮具近一半来自中国。
世界皮具看中国,中国皮具在广东,以东莞为中心的珠三角皮具产品制造业基地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莞箱包产业发端于改革开放初期承接的港台产业产业转移,由于路径依赖,多为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为主。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如Hermes、LouisVuitton、Gucci、Prada、Burberry、Coach、CHANEL、Samsonite,世界著名品牌如Adidas、Nike、GUESS的箱包、手袋等产品都在东莞生产,东莞箱包企业被形象地称为“隐形冠军”。
箱包产业是东莞的优势传统产业,制作工艺为人们称道。
来看一组傲人的数据,根据东莞市统计局2012年数据,东莞拥有组织机构代码的箱包加工及销售企业1478家,其中规模以上51家,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数的4.35%;规模以上箱包企业工业总产值62.17亿元,占广东省310亿元的19.73%,占全国1149亿元的5.32%。
许多“隐形冠军”尽管在全球占据行业领导者地位,可是对外宣传十分低调,企业基本都不愿自己的名字见诸报端。
“一是受与客户之间的保密协议所限,有时候名气大了,各种各样麻烦也会来,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刘继云说,因为缺乏自有品牌,身为代加工企业,企业宣传欲望相对较弱。此外也是为控制成本,注重内功,再加上负责人个性低调、务实等,这些“隐形冠军”对外界来说,一直是神秘的存在。
近两年呈下滑趋势
自1978年东莞引入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以来,东莞鞋包产业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虽然增速放缓,但也在稳步增长。而从2012年开始,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按照2012年东莞统计局的数据,东莞箱包产业工业总产值62.17亿元,工业增加值18.05亿元,营业收入63.35亿元。
2012年与2011年相比,东莞规模以上箱包企业减少了19家,从业人数减少了0.55万人,减少了10.91%,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分别减少了12.54%、14.37%和20.04%
总体而言,规模以上箱包产业规模有所降低。
2012年,东莞市规模以上箱包制造企业营业收入排在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东莞时代皮具制品厂有限公司、安迈特提箱(东莞)有限公司、东莞环艺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万里马投资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星浩手袋有限公司、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东莞卫仕皮具有限公司、东莞泽荣箱包有限公司、东莞市怡捷手袋有限公司、东莞南华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在51家规模以上箱包企业中,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是广东万里马投资实业有限公司,为33.53万元/人,人均工业增加值最高的企业是东莞市怡捷手袋有限公司,为10.08万元/人,人均利润最高的企业是东莞威驰手袋有限公司,为2.76万元/人,人均利税最高的企业为东莞市美浩实业有限公司,为8.28万元/人。
刘继云的团队调研了东莞市规模以上箱包企业前十位企业平均指标,通过对比来看,东莞市前十位企业员工人数增长了20.35%,平均增加值微有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行业存在规划化发展倾向。
“但总体而言,效益不容乐观。”刘继云说,与2011年相比,2012年,前十位企业的平均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40.04%和28.24%。人均营业收入由19.97万元/人降低到15.29万元/人。
警惕东莞沦为国内品牌代工基地
一直以来,东莞箱包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OEM加工费较低。从箱包产业链来说,能够留在东莞的利润并不多。
刘继云说,2012年,东莞箱包产业实现利润总额0.39亿元,利税总额1.48亿元,销售利润率为2.33%。
“这个数据低于全省4.8%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刘继云说,由于利润不多,政府从中获得的税收并不高,对GDP贡献小,且鞋包属于日常消费品,即使有7000多家的体量,也赶不上一个大项目,也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奢侈品单价高,但量少,随着用工、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东莞没有及早意识到要做自己的品牌,现在虽然品牌不少,但是品牌不响,知名度低。“可以说,东莞没有一个品牌能跟福建的361、匹克一样叫得响”。刘继云说。
反观与东莞产业类型相仿的福建,以前也是以代工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是福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开拓上比东莞企业要积极主动。且福建政府部门也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宣传。例如,福建政府鼓励自己的品牌在国家级、省级电视台做广告宣传,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广告补助。
通过企业和政府二者的合力运作,福建逐渐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一线品牌。例如361、匹克、七匹狼、安踏等。
最近,刘继云的团队在调研中意外发现,东莞少数几家顶级代工企业,已经开始为福建的知名品牌做代工。这一现象,让刘继云很惋惜。她说,“东莞的制造能力原来比人家走得还先,东莞随便哪一个工厂都能做得比福建好,无非就是贴个牌,这样下去怎样转型升级?”
她说,东莞应该警惕再沦为国内品牌的代工基地。这种风险是存在的。
对策:宣传自有品牌形成效应
“以前东莞的企业都是订单式的生产,人家设计好你生产,生产完接着拿走,所有步骤都在车间进行。”刘继云说,做国内的市场和做国外的市场完全不同,国内市场需要调研需求,定位面向的群体,怎样宣传都要考虑。而东莞企业并不擅长宣传,长期两头在外,让企业对国内市场感到很迷茫。例如华坚集团的卡佛儿品牌,刘继云在调研中发现,卡佛尔品牌品质很好,但就是不宣传。
刘继云说,福建的企业跑到东莞来生产,说明有品牌就可以掌握行业的主动性。东莞的基础本来就很好,不能放任。转内销之路,品牌要做什么,怎样宣传出去,怎样有示范效应,东莞要学习福建,因此,东莞的企业和政府都应该有所作为。
她认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东莞箱包企业打破这种局面的必要手段。为了提升箱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东莞箱包产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探索加工贸易与自创品牌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依靠企业的科技创新代替模仿和粗放经营;依靠自主品牌提升箱包产品附加值。
这些,需要政府、科技部门、科研院所和箱包企业紧密联动,做好规划,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使箱包产业实现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根本转变。
“连世界最顶尖的奢侈品品牌都能做,东莞还有什么不能做?”她说。东莞形成这些星火很不容易了,鞋包是打造时尚产业不可或缺的角色,量本身不会太大。但等到鞋包产业真正做到服务全国,那这个产业产生的效应将抵得上任何一部东莞城市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