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以服装业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企业所遭受的危机和挑战,其本质是整个国际制造业对自身资本和资源的跨境转移,也是全球供应链配置的深度调整。
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变应变。
近年来,国内服装(包括鞋帽,下同)企业向国外转移正呈逐步加快的趋势。在国际品牌,如耐克和阿迪达斯等,相继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工厂的同时,国内服装类电商品牌凡客诚品最近也对外宣称将试水海外代工,将部份产能转移至孟加拉国。服装产业向外转移多年以来还仅微有波澜,此次突起大浪,其背景是什么?它又将对缝制机械行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行业对用工成本的反应最为敏感。服装企业向外转移,充分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廉价制造基地的角色转换的历史必然性。同样,作为典型的成本导向型产业,服装业者选择更便宜的代工商,或者转移到生产、劳动和社会成本更低的区域,则更具有现实合理性。以下两组数据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这种必然性和合理性。
数据一:2001年中国生产了全球近40%的耐克运动鞋,在全球耐克运动鞋生产国中排名第一,而越南当时仅仅占到13%的份额。然而到2010年,耐克运动鞋份额中的“越南制造”上升为37%,而“中国制造”下降到34%。
数据二:与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平均用工成本比柬埔寨高224.8%,比孟加拉国高182%,比越南高195.3%,比印度高138.6%,比印度尼西亚高206.6%。
上述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当下以服装业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企业所遭受的危机和挑战,其本质是整个国际制造业对自身资本和资源的跨境转移,也是全球供应链配置的深度调整。这种转移和调整同时也表明:我国以加工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变应变,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下游产业的变化,对缝机行业已经显现或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市场格局——内冷外热。“内趋冷,外趋热”,这是近两年缝机市场已呈现出的一种明显态势并以2011年表现为最典型。始于去年下半年的又一个经济下行周期,依托高位运行的外贸支撑,在内需日渐疲软的市道下,全年行业仍保持了正增长。统计资料表明,去年缝制机械行业全年出口创汇超过20亿美元,特别是去年7月单月出口创汇突破2亿美元,创出了又一个历史新高。即使在行业经济持续走低的2012年,尽管内外贸均呈负增长,但出口回落的速度仍明显小于内销。这一格局充分表明,缝制机械的市场格局与服装等下游产业的转移调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内冷外热的趋势或在这一轮转移调整中得以延续,缝企则必须全面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策略,寻求内销和出口的新平衡点。
生产布局——内挤外扩。是否需要且能否实现“销地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既然国内外服装扎堆向东南亚转移,其集群效应未来对缝机产业布局的影响是必然的。那么国内缝机产业链的调整是否具有由内挤向外扩的空间呢?由于涉及到投资、配套等相关问题,尽管也有企业作过类似的谋划,但至今还未见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换一个角度思考,海外设立生产基地似应纳入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从贸易到投资,到商品输出到资本和技术输出,这本身就是全球化所经历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更何况是缝机产品需求的区域集聚变化,且对应的劳动力成本和供给优势明显,“销地产”的前提条件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尽管顾虑重重,问题多多,但拥有全球70-80%的市场份额,立志由大变强的中国缝机业全面走出国门,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也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同任何产业的转移都具有渐次梯度的特点一样,服企向外转移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前面提及的国内服装类电商凡客诚品就明确坦言:尽管东南亚国家用工成本明显低于国内,但相关精细加工的综合配套能力,仍与国内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对供货周期要求极高的时尚品牌和款式而言,因此并不具备向外转移的条件,而已经转移的订单大多是一些对周期要求较低的基本款。这种有明显区分度的转移,实质上也是服装行业转型升级阶段的新特点。从代工到自有品牌,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服企对装备的要求也将随之相应提升,这对缝机行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与服企息息相关,与服企同存共荣。面对服装企业向外转移这一大趋势,缝机企业必须及时跟进,同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