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各大商场为了吸引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扩大消费额的目的,通常会采取一些促销手段,来作为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一把利剑。而最近常见到的促销手段有以下几种。
1.挂“9”现象 “满多少送多少”是商家最原始、最老套的一种促销手段,但屡试不爽,每每总能吸引如潮般的人流。然而记者发现,场内诸多商品的售价总会比“满多少”的界线差1元或几元钱,如“满200元”,售价大多为199元、198元等,让消费者只能因仅差1元或几元钱望着赠品而长叹一声。很少有商家将定价定在100元或200元多一点的价位。
其实,用差1元或几元钱的办法把消费者“截”在赠送的门外,绝非商家的本意。商家精明之处就在于充分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190多元的售价,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是一百多块钱,实际上190多元基本上等同于200元。消费者往往因这种看似便宜的“第一感觉”而痛快地付了账。相反,201元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200多元,近而被理解成近300元,从而放弃购买。
另一方面,消费者为越过赠送的门槛,一般都会再掏钱买一件并不急着要买的商品。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这种心理暗示作用下,出手时总会高过计划数,即便是多花了钱还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成就感。
2.按档次送礼品 购物满100元送一支牙刷,满120元送支牙膏,满140元可能就送一袋价值8元钱的食品,而满200元可送一套精美茶具。这种根据购物量将消费者分为“三六九等”的现象,是目前许多商家都使用的促销手段。
商家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刺激消费者更多地掏钱购物,因为多数市民都有“贪便宜”的购物心理,加之促销员在一旁“煽风点火”,很多消费者往往“冲动”,为了拿到更好的礼品而购买更多的物品。实际上,所赠礼品也许根本不值这个价,或是礼品的成本早已打入到所购物品中。
3.套中套、连环套 近日,南京某定位高端的商家居然也打出了“满200送150”的促销宣传语,创下该商场让利史的新高。商家果然没有“食言”,购物满200元的确返还了三张50元的购物券,总计150元。可购物券上却写明:购物满150元方可使用50元的购物券一张。如此算下来,消费者要把150元的购物券充分“利用”,至少还得再掏450元钱出来。
无独有偶,商家还擅长使用“进门送”的手法来圈定消费者,例如,消费者从进门时,就有小姐奉上代币券一张,价值10元,你可别以为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使用这张券的前提是另花90元,与这张10元券组合成100元,而且没有“每人只用一张”的限制。
有的商家所送的这些代用券,限制颇多,经常限制某品牌或某热销商品“不收券”,或者根本不参加促销活动。最后整个商场转下来,几乎没几样商品是能用代用券的。返券容易用券难!
4.定时段抽奖 “100%参加抽奖,且100%中奖”,也是吸引众多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一大“卖点”。然而,平安夜南京某商场推出一“绝招”:“凡购物者需晚上12点以后参加抽奖”。
业内人士透露,商家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为了“聚人气”,显得商场过了晚上12点人气还这么旺。商家限定时段抽奖,以“挽留”购物者。商家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做法,令众多爱“贪小便宜”的购物者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地继续留在该商场内逛逛。当然,商家更指望消费者能在这段“逗留”时间内,再多消费点。
如此一来,商场不仅可以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又可提高销售业绩,也可以带动相关产品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