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近年来,随着H&M、ZARA等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渗透,“快时尚”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已不再陌生,其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平民化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
“快时尚”品牌在表面繁荣的同时,却常常遭遇质量的尴尬。据统计:截至今年,ZARA已经连续3年被查出质量不达标;与此同时,另一“快时尚”大牌H&M也是“黑榜”上的常客。为何这些品牌弃质量于不顾?“快时尚”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究竟存在哪些漏洞?面对质量问题,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为何不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以“快”制胜
百度百科对“快时尚”的注释是:McFashion,即像麦当劳的快速消费品一样贩卖时装,它具有更新快、价格低、紧跟潮流的特点。“快时尚”的这些特点,令其在全球消费意识的转变中迅速走红。一般来说,ZARA从设计生产到运输上架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周,商店每隔3到4天就会更新货物。
其他“快时尚”品牌也在不断提升从设计到销售的流通速度,H&M的生产周期是21天,美邦旗下的“Me&City”品牌需要大约25天,诺奇产品从企划到配送至门店的周期大约为10天。
“当今是速度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时间价值含量不断上升。”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快鱼吃慢鱼成为优胜劣汰的显著特征。”根据2009年明略行(Millward Brown)品牌价值排行,H&M和ZARA分别以120亿美元和86亿美元站在服装品牌排行榜首位和第三位。而国内的“快时尚”品牌美邦也以75亿元的收入创造了国内单一休闲品牌的销售奇迹。
“品”“质”堪忧
与销售业绩无限风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快时尚”品牌饱受诟病的质量问题。今年8月1日,广州市发布的2011年二季度流通领域休闲服装商品质量监测情况显示,检测的100组商品中合格率为69%,包括H&M、Levi’s、VEROMODA等众多“快时尚”品牌休闲服装被查出不合格。
其实“快时尚”品牌爆出质量问题并非头一遭,ZARA已经连续3年被查出质量不达标,H&M也屡上“黑榜”。面料手感差、做工粗糙、线头多等问题是“快时尚”品牌经常遇到的尴尬。
有“快时尚”品牌的拥趸为其辩解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为要走低价时尚路线,产品质量肯定不能强求。很多“快时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ZARA、H&M等品牌时不时爆出质量问题,默认了裤子穿几次线头开了,牛仔裤洗两遍就褪色的情况发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快时尚”本来就是“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件衣服还没穿多久就要赶着去追逐下一个时尚了。
除此之外,“快时尚”品牌还存在抄袭设计的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欧洲,ZARA每年要向那些顶级品牌支付几千万欧元的罚款——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款式都是抄来的。
供应链失控
“快”和“变”是“快时尚”制胜的关键词,而运作的成败则取决于企业的实际内控能力,尤其是对供应链条的质量控制。据介绍,ZARA等品牌所推出的服装品牌和款式更新不断,出货量也十分不稳定,导致其需要不断更换供应商。然而,频繁更换面料供应商是服装企业的大忌,只有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保证稳定的面料质量。
美邦公司副总裁王泉庚说:“面料是服装业竞争的重点,抓住面料环节,也就是控制住了供应70%~80%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包括了质量、成本、拿到订单的生产供应速度等,因此必须将价值链延伸到原料供应领域,以提升竞争能力。”
除此以外,色彩绚丽往往是“快时尚”品牌的特征,而在面料染色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色牢度、pH值、甲醛含量等问题常常就会凸现出来。
“快时尚”品牌在求“快”的同时,很容易放松对供应链的控制。但无论如何“质量”都是产品的生命线,“快时尚”品牌必须建立起稳定的供应商体系,不仅要“快”和“时尚”,还要保障质量,才能让“快时尚”品牌的神话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