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2002-2004年,当时的婴童大卖场也称“母婴用品店”,主营商品年龄段定位0-3岁,平均店面积70㎡;2005-2007年,其主营商品年龄段定位0-6岁,平均店面面积200㎡,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母婴用品店”;随着2007年下半年全国新一轮大型卖场开业,2008年及未来几年,其平均店面面积有望接近500㎡,主营商品年龄段必将随之延长,进一步演化成所谓的“婴童大卖场”。
由此判断,婴童类大卖场对儿童产业具有极强的整合性,在店面不断澎胀的过程中,逐步将孕、婴、幼、小童、中童、大童服饰包容其中。事实上,婴童大卖场中童装销售占比已从2003年的19%增长到2007年的27%,未来至少要提高到32%左右,对童装产业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婴童大卖场作为婴童产业的“王者渠道”趋势已不可阻挡,其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排除其“一站式消费”的模式外,婴童大卖场将更多服务功能与体验式销售引入店内。在全国二、三级城市,天真、童趣的孩子们缺乏游戏、玩乐的场所(如儿童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而现在的婴童大卖场,当其店面面积达到1000㎡时,一般都会在店内专辟婴童的游戏区。何故?得儿童心者得天下,赚心者必赚钱。
给童装出口企业的可行性建议
童装出口企业转型国内经营通常采用二种手法营建渠道网络,一,品牌定位中低价位,生产足够数量的商品,依赖传统的批发市场批销,将品牌运作交予经销商,而童装渠道中的经销商群体对门店运作与消费者的维护能力匮乏,无助于该类企业的转型与提升。二,瞄准中高端市场,谋求进入大型百货商场营建专柜,或是自建品牌专卖店;且不说进入商场难度之大,自建渠道经管费用之高,单专卖店商品结构一项就困难万分。外销企业往往侧重某大类面料,如针织内衣、梭织面料、毛衣、羽绒、牛仔等专项产品的加工出口,而童装专卖店属于“小众消费市场”,支撑专卖店盈利的商品配置需囊括众多品项,否则生存堪忧。
那么,如何将外销型童装企业的加工能力转化为品牌的商品优势?又如何快速而低成本地拓建分销网络呢?
第一、商品研发策略首选企业擅长制造的大类商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二、三年做精做专细分市场,创建专业产品品牌,迎合乃至引导童装市场不断细分的大趋势。产品年龄段以3-7岁为优选,7-12岁为次选,12-16岁再次。
第二、商品定价策略首选中高价位:低端市场萎缩,中端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而中高档市场增长迅速,竞争者少。以童裤为例,单件定价150-230元较为合适。
第三、商品的分销策略应将更多资源投放于新兴的孕婴童专业市场,次选传统批发市场或百货商场、专卖店。婴童市场革命性的结构变化,使0-16岁段的婴童消费呈“一站式购买”特征,反观童装专卖店品项单一,无法兼顾消费者多样性需求,营业规模与绩效自然难以抗衡蓬勃发展的婴童大卖场(详见下表)。
第四、品牌招商策略宜采用费用低、回报高的招商手法:这里重点推荐大家参加亚洲最大的婴童展会——“第八届时尚育儿孕婴童产业博览会”。该展会将于08年7月17-19日于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开展,届时将有400多家婴童用品生产商、500多个品牌,3万多名婴童大卖场与童装店店主参展。根据前七届展会统计数据,参展新品牌现场平均签约经销网点153家,对转型的童装企业来说,选择该展会意味着品牌一夜之间覆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