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

我国缝机行业价格战致高订单低利润

[中国童装网] “为什么很多其他设备都在涨价,缝纫机的价格非但上不去,反而还老是降价?”这是江苏万工科技集团董事长周平在中国缝制机械零部件专委会上对目前全行业刮起低价竞争之风的质问。

  “现在平缝机最便宜的才卖到六百来块钱,而一辆自行车,甚至一件衣服都能卖到上千块。论工序,缝纫机机械制作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一辆自行车。”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零部件专委会主任宋根勇对目前行业低价抢夺市场的现象深表忧虑。

  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而长期搞价格战恶性竞争的事实。

  行业怪状:高订单低利润

  如果把不久前缝制设备行业“零首付时代”的终结看做是“破冰”之举的话,那近来整机企业老板因为缺货而亲自到零部件企业督阵则可以被视为“融冰”阶段的到来。这种整机企业对零部件企业所突然表现出的重视可以说是在为过去的过失而买单,也是在为自身目前的发展困境寻找突破口。

  但作为供不应求格局中“被需要”的一方,零部件企业并没有从这种“优越感”中获得足以催发生产积极性的实际驱动力。

  “眼下零部件企业的订单数达到了空前之多,但利润却创下了历史新低。”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不无担忧地说。

  整机企业放下身段,零部件企业翻身做主人,这二者之间角色的转换折射出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变局。而“高订单、低利润”之怪状的出现,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去向更添了几分扑朔迷离。

  宋根勇一语道破“天机”:“普通平缝机的零配件都是低档产品,加上工商税务监督的不到位,就让某些企业钻了空子,低价竞争就很难免了。整机价格不合理导致零件价格不合理,我们自然也就没了生产积极性,现在几乎没有几家企业是愿意扩大生产能力的。”

  价格战之“害”:产品鱼龙混杂

  低价竞争的结果就是产品质检势必要受到一定冲击。“过去产品质量不合格会就地销毁,但现在经销商会说,质量不好也拿过来,后面还有好多人在等着要呢。这让我很担心,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行业的危险就不远了。”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波对记者说。

  何烨在对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中也曾提道:“产品质量呈下降趋势,不少企业已尝恶果。”

  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缝制设备行业来说,质量优先战略一直是业内领导所重视和提倡的。中国缝制协会理事长田民裕在对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指示中提出:“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制定标准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低价格必然对质量产生威胁,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小明对行业的这种危险做过一个比喻:“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先让人疯狂。我们行业目前也正处于疯狂状态,产品鱼龙混杂,等客户拿到货后,是不是还能继续下新订单,这是个未知数。”

  质量门槛的降低,反过来又会造成对价格的冲击,价格在竞争中不断逼向底线。

  发展死角:整、零企业恶性循环

  “目前商品的价格已经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了。”田民裕已经看到了低价竞争现象背后潜伏的危机。

  企业要在市场求得继续生存,就不得不投入到一轮又一轮的低价竞争中去,经过了十多年低价压缩,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另一方面,企业再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料以及工资成本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不断攀升,加之银行与房地产系统性风险加大、人民币升值、二次经济探底等多重经济背景,企业的超负荷运转必然会扰乱对未来的决策。

  对于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整机企业往往无法传达科学的、有预见性的采购信息。于是整机企业价格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价格,零部件利润无法上去,反过来也无法满足整机企业的订货需求。整、零合作关系进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一直困扰整、零双方的症结所在。

  回顾缝制设备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到,有些企业由小作坊一路成长到国际级的企业,十年时间的崛起,离不开低价策略的依托。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当年的低价之争,中国缝制机械企业的发展道路可能会走得更为曲折。中国企业将低价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开始低价确实冲击到了欧美企业,但到了今天对于自身的不利影响却越发凸显出来。

  在国际市场上新一轮的价格战争中,国内的缝纫机械企业单凭以大量的生产来赚取相当微薄的利润,明显力不从心了。这个低价策略用了一二十年,满街都是低价品,已没有再降价的空间,低价策略的市场效应已经失去了优势。

  当前国内企业竞争的焦点,还主要集中在普通高速平缝机、包缝机等常规产品上,而这些常规产品的制作,已经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这些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白热化等现象似乎都在彰显着一个事实:企业已无法再依靠价格这个市场利器来维持生存与发展。

  由此可见,整机企业发展的门槛和价格的“双低”,已经成为其行业生存与发展不可小觑的隐忧。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缝机是重灾区,所有企业无一幸免。大难不死,能挺过来就是成功。”江苏万工科技集团董事长周平对经历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企业如是描述。

  而低价品的迅速进驻并占领市场,把同型的高价品逼到了死角。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却倒在了经济回暖的“阴沟”里的原因。

  低价突围:遵循倒逼机制

  “那些零企老是埋怨:‘为什么你们整机的价格上不去?’要知道整机企业的门槛太低,而高端设备的投入非常大,我们不敢轻易去涉足,价格自然提不上去。”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波有着作为整机企业老板的无奈。

  零部件企业也有话要说,某业内人士颇为诙谐地对记者说:“过去整机企业是大爷,现在毛坯企业是大爷,零部件企业一方面订单满天飞,另一方面招工难、成本高、利润低,产能自然跟不上去,整机企业的低价格转嫁了一定的不合理性给零部件企业。”

  对于零部件企业要求提价的呼吁,整机企业没人敢站出来响应,大家都想涨价,可是谁也不敢先涨价。大家的迟疑和观望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无可厚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有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一说,说不定谁先涨价谁先死。”

  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对提价问题给出了更为理性的回答:“提价不是自己想提就提的,提价的背后必然包含产品、服务多方面的改变,是由市场决定的。”

  降价卖产品,并不完全适合所有企业。有些大企业之所以降价可能是因为他的库存积压太大,或者是想进一步抢占市场。如果大家盲目跟风的话,只有打价格战一条死路,“谁也不可能通过降价把对手整垮,只会把自己拖得精疲力竭,最终倒霉的是整个市场。”周平这么说道。

  有一种倒逼机制,面对其它企业降价,我们可以从另一方向去发展,价格不降,反而上涨,出其不意,调整产业结构,研发新技术,销售和服务都完全跟上去,这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我们这些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每次的调整都预示着行业的洗牌。”西安标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长富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于我国缝机企业,机电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全面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增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才是价格能上去的前提。”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缝纫机行业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作为这一行业未来最大经济增长点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缝纫机行业机电一体化之路该如何走,这是留给整个行业的一道思考题。

相关文章
姓名: (*必填) 
电话: (*必填) 
地区:
地址: (*必填)
内容: (*必填)
   允许推荐给同类客户
 
  • Folli Follie 潮牌启动仪式暨2016春夏流行趋势发布会成功召开
  • dadida潮搭指南-秋意渐浓加件外套更温暖
  • 秋季百搭单品,你拥有了么?
  • 新品 ‖ 旅途中的宝贝,我们继续扮靓
  • 大牌云集,盛况空前,T100大秀来袭~~
  • 如此梦幻的生日派对,你还hold的住吗?
  • 【有爱,有婴蓓乐】初秋新款:还原宝宝灵动梦
  • BCOBI2016春/夏《畅游加勒比海》|海浪风掀起的童装新品发布秀
    关注微信
    中国童装网二维码

    关于我们 | 点石新闻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订阅杂志 | 点石理念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组织架构  | 友情链接 | RSS 订阅 | 网站地图

    闽ICP备0500703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110003  企业注册号:3505812301341  

    Copyright©2005-2014        中国童装网 51Kid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service@51kid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