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网】苦等数月后,宋鸿军决定参与竞拍500吨的国家储备棉,即便采购价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亏损。
3月以来,这名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采购部负责人一直在等待着国家发改委开仓放棉,以期缓解高棉价带来的成本压力。标准级棉花的价格从今年1、2月份的11000元/吨直线飙升至4月末的13000元/吨。
高昂的采购成本以及下游纱线价格的不坚挺,使得棉纺企业两面承压。
纺织业持续数月的呼吁终于盼来了一纸公告??5月21日、8月14日,中储棉两度公示,将分别抛售国家储备棉152万吨、60万吨。
就在2008年,棉农卖棉难、棉商手上大量积压皮棉的现状,曾迫使中储棉在10月、11月、12月三度发布收储公告,先后收储了22万吨、100万吨、150万吨棉花。
2008棉花年度,中国产棉约750万吨,进口预计150万吨,按照此前272万吨的收储,和152万吨的抛储,政府原本预计的年度耗棉量大约在780万吨。
“这一估算显然低于实际消耗量,这也是8月末政府新增60万吨抛储的原因。”宋鸿军表示。
事实上,在一季度的低迷过后,纺织企业的耗棉量开始上升。
第一纺织网的调研发现,行业在经过一轮淘汰洗牌后,纺织企业开工率已经由去年四季度的40%-50%提高至目前的70%甚至80%。
山东鲁棉集团人士说,近期的调研显示,山东省内较为大型的棉纺企业,部分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而就在去年末,业界还曾传出国内最大的棉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 集团,将其600万纱锭的产能停产了200万锭。
广州广纺联集团总工程师林建华也表示,该工厂的开工率已经从去年末的五六成上升到目前的八成-九成,用棉量也从一个月200-300吨,增加到400吨左右。
伴随着企业开工率的环比回升,棉价开始节节上涨。
即便靠近棉产区,方圆的用棉同样倍感吃紧,这在2007年、2008年是不可想象的。
方圆12万锭的产能,一个月需要消耗2000吨左右的棉花。“现在手头的棉花仅仅足够使用半个月。”宋鸿军说,即使价格可能高一些,也将考虑竞拍部分国储棉作为补充。
今年6、7月份,这家13万纱锭的纺织企业曾两度因为棉花供给不上被迫关停了3万-4万锭的产能。河北地区的一些工厂,甚至不得不“开四停三”,减少工作量。
这一“开四停三”背后,是高棉价导致的亏损。
宋鸿军粗略算过,按照13000元/吨的棉价采购,纺织企业每生产一吨纱,就将亏损约500元。“如果把棉用于纺纱,棉纺企业几乎全都在亏损。”
广东忠华棉纺织实业公司采购部的胡忠开,曾于2008年末低价囤积了2万吨棉花备用生产。
让他郁闷的是,这批棉花忠华公司仅是倒卖,便可获益2000万-3000万。尴尬的是,这批低价棉花加工出来的棉纱并未随着棉价同步上涨,“每吨棉纱也就300多元的毛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