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达3.8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大约有2700万的新生儿降生。到2010年新增儿童达四亿。专家分析认为,国内童鞋领域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市场拥有大约300个亿的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开支有40%是孩子消费。特别是我国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这个特殊年龄段的消费者是当今社会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近四亿的儿童消费,和超过13亿人关注的产业将是一个怎样的市场?
一、中国童鞋市场现状
从目前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童鞋的生产数量与消费数量,要远小于成年人鞋的生产数量与消费数量。在少年儿童鞋里,强势品牌并不多见。市场上还是缺少适合少年儿童穿着的学生鞋。一提学生鞋,很多人认为就是运动鞋旅游鞋。运动鞋如果搭配运动式校服还算配套,可是学校和学生如果改变校服款式为正装式,就很难找到与之相配的学生鞋。因此,相对于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的成年人鞋,少年儿童鞋的市场大有潜力可挖。一位鞋业专家曾举过一个例子,“有一所市属重点小学,在校生有2000多人。学校在新学年为学生准备两套校服,一套款式为运动式,用于体育课和文体活动时穿用,另一套款式为正装式,用于升降国旗和迎送来宾等活动时穿用。该校在订做校服时遇到难题,两套衣服和运动鞋好订,可与正装校服配套的学生鞋在市场上找不到。校方急寻鞋厂订做,前后折腾一个半月,2000多双学生鞋才由外地鞋厂做好运到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全校学生统一身着正装校服校鞋,齐刷刷地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面貌展现在来宾面前。该校统一正装的效果引起兄弟学校的兴趣,他们纷纷计划订制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学生鞋。”据有关机构调研发现,我国11岁-16岁少年儿童中的男生身高年增长幅度分别为6.07cm,5.72cm,9.38cm,7.12cm,5cm,4cm;女生身高年增长幅度分别为6.11cm,6.45cm,3.36cm,2.26cm,1.93cm,1.95cm。我国5至13岁儿童的脚年平均增长近9毫米。按照少年儿童脚的增长特点,家长每年因孩子脚长至少要买两双鞋。
中国童鞋零售市场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整体特点是:散、乱、杂、差。散:销售渠道零散;乱:缺乏必要的市场规范;杂:没有专业的、自主的零售体系;差:造型落后、质量差、服务差。
国内童鞋企业缺乏自主品牌竞争力低下
温州某鞋厂不久前曾接到一份30万双童鞋的外贸订单。然而,这家企业却认为需要新开模具,加上童鞋鞋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耗损比较大,工艺较之成人鞋的繁琐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能否达到客户要求心中没底,因此不敢贸然接单。另一家以做外贸出口为主的温州某知名鞋厂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童鞋花色品种多,颜色鲜艳,还有相当的手工制作部分,费时费力,厂家普遍认为童鞋生产成本高、风险大。加之温州市场比较难以找到质量上乘、符合要求的鞋材。如鞋底、帮面使用的皮革材料普遍质地比较粗糙;优质彩色皮的品种也比较缺乏,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因此要么放弃,要么就是望“单”兴叹。
国内童鞋生产商主要以生产代工和批发贸易方式经营,利润担保,如果接不到定单就很难维持生计。有的企业购买了国外知名的卡通形象品牌授权,不过需要每年支付一笔不少的授权使用费,如果没有稳定增长的销售收入,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内的童鞋行业是典型的零散型行业。这个行业品牌多但无领导品牌,消费层次多元化。行业规模大但各品牌的市场份额都不大。温州专业生产童鞋的企业同样存在中、小、散的局面,不仅不成气候,甚至缺乏区域性品牌,特色不鲜明。产品档次与国外知名品牌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市场童鞋设计欠科学,成人化趋势比较明显,基本上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材质欠佳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少年儿童鞋的质量与档次。难以买到适合儿童穿着、有助于保护少年儿童足部及身心发育的、称心如意的童鞋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从制造企业分布情况看,童鞋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基本上由台资和民营企业构成,多数企业的规模不大,中小型企业居多,营业模式是以购买授权品牌批发经营为主。目前童鞋知名品牌多是购买国外知名卡通形象的授权使用品牌,像米奇,SNOOPY,芭比等。同样,因为没有自主品牌这些企业利润仍然很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加上当前国内外形势不是很好,企业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