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服装行业面临结构性大洗牌。在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出口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下,产业正在加速调整步伐,保持平稳发展。自主原创品牌逐渐崛起,服装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同时,大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产业资源重组、梯度转移、品牌创新、渠道多元化、扩大融资等手段化解危机,取得企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产业资源争夺将更为激烈。内陆地区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分工进一步明晰。在2008年产业调整期内,产业规模和生产规模不会有较快增长,而更多的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
然而2008年服装行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和不利因素,伴随着行业洗牌,行业也将更加优化。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行业企业自然淘汰速度加快,企业间两极分化现象加剧,为求生存再求发展,企业将更多地运用先进有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地采用先进技术、营销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内力,将更多地利用不同金融手段来维护企业的资金链充沛畅通,将更多地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乃至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最近关于“机会与挑战”方面的各层次研讨会比较多,说明学界和企业界对经济形势非常关注,6月2~3日,我们学校主办了“释放建设型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创新”的国际会议,期间也重点研讨了面对新环境下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转型的话题。就目前来看,不仅仅是服装界,我们很多的企业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其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国际经济危机的传导效应更加明显。美国经济的衰退、能源危机、次贷危机等,使全球经济收到影响,深处其中的中国也不例外会收到冲击。第二,我们改革开发走了30年,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举世公认,但是,30年改革进程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现,其中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出口导向的国际贸易政策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暴露出来了,外汇顺差增加过快,造成央行本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形成资产市场的泡沫,进而刺激要素市场价格上涨和CPI上升,给企业和居民带来极大的生产和生活压力。第三,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面临极大的挑战,也即,基于资本投入和要素价格低廉获取的经济成长在先在的国际竞争中逐步丧失竞争优势,如果不加以转型,经济持续发展就成为问题。
上面的三大影响已经初见,我个人认为,这种压力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大、明显,最近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证明这一点,至少持续2~3年。因此,我们的企业家们可能要有思想准备,非常不容易熬,但这又是必须面对的,东亚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成绩遭遇过类似的情形,有些度过来了,有些没有熬过来,经济衰退。在这样环境中的企业,尤其是服装生产经营企业,怎么办?
我想首先是冷静认识形势发展的趋势对企业的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一定是要促使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和企业升级的,在这过程中,会有一些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倒闭、退出市场,这是必要的代价;二是,市场法制会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会加大,传统的擦边球的经营方式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企业的变革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我们在面对这些严峻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机会和存有信心。因为第一,国内的市场非常巨大,我们的有效需求还有很多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仅仅是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就值得我们好好去做这个市场,服装产业更是如此;第二,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正在加强,管理层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一些鼓励拉动内需的政策,比如,鼓励信贷银行的成立等等。所以,我们也要看到希望,有信心度过这个难关。
怎么做?我个人认为企业家们要着重于三个能力提升:一是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有足够的成本降低能力;二是建立起基于研发的品牌化或者终端服务能力的外部资源重新整合能力;三是基于柔性能力的公司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就服装业来看,我们发现“重型化”和“轻型化”都有成功的范例,比如,雅戈尔走的就是重型化,在产业链上下游极力拓展,上游建立纺织印染基地、收购优质棉基地,在下游拓展其终端直营门店,目的就是通过产业的整合,加强产业控制能力来降低市场风险;“轻型化”的如PPG和VANCL等,通过互联网和IT技术轻装上阵。PPG的李亮有句话说得很好“PPG既不是服装企业,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公司,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就服装企业来说,要利用“微笑曲线”,关注两头的利润环节。而对于服装代理企业,象各位在座的企业家,要意识到服装经营经过了三个阶段:以进货销货为主的交易阶段;以品牌推广为主的外部营销阶段;以品牌管理为主的关系营销和服务阶段。现在优秀的服装经营商已经步入到第三个阶段了。很多人士谈到品牌经营,习惯把它认为是一个市场营销话题,我个人认为,品牌经营更是一个管理问题: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线员工服务水平提升、SOP的建立与管理,这些恰恰是服装经营商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