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摆脱危机的出路
中国鞋如何从生死危机中突围?海内外鞋业著名专家云集东莞召开“世界鞋业论坛”,为处于产业困局中的中国鞋业把脉问诊。全球最大的鞋业贸易商——美国布朗鞋业的产品及采购高级副总裁以及专家们几乎一致地指出,“中国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中国鞋业要走出目前的危机,关键只能在于创新,创新在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等。”
——创新市场结构。
专家们指出,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创新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
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两双,根据瑞士银行的最新估计,到2012年,亚洲年人均鞋品消费量将达到两双,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量将有望突破2.5双,中国鞋品年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在目前23亿双的基础上增长30%以上,增长空间巨大。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工业发展部顾问预测:“中国制造的50%鞋子未来将会出现在自己的国内市场上,因而越是能够较早关注并且执着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越能成为下一个发展黄金期的赢家。”
与此同时,发展新兴市场、摆脱单一市场也是鞋业突围的关键。传统欧美市场的出口萎缩,但俄罗斯、中欧、中东、南美、亚洲等地近年增长势头较强,鞋企可通过开拓不同地域的市场,降低整体出口风险,并及时研发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增加产品种类,以适应不同的市场和客户群。
——创新产品品牌。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指出,虽然欧美市场有所萎缩,但需求仍然存在。“谁最先掌握了这种变化的需求,谁就能抢占市场的先机。”李鹏举例说,次贷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不会再像原来一样一次性买几双鞋,但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优质鞋,或者是一鞋多用的多功能鞋,这就需要国内鞋企在创新产品上下功夫。
与此同时,品牌在市场上越来越表现出巨大的力量。业内人士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为企业带来的产品议价和影响力,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创立品牌,培育品牌,加强技术研发,是鞋业企业在下一轮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创新生产模式。
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分析认为:“一方面,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工更愿选择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另一方面,制鞋业又是承载大量就业的重要产业,目前中国制鞋业就业人数近1200万人。国内制鞋业应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模式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可把采购研发等环节仍然放在有着成熟产业基础的原地,而把大量的加工环节转移到内地的乡镇建卫星工厂,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的需求,又使企业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优化产业链,得以可持性发展。”目前,一些鞋业企业已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取得初步良好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