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观点
以前服务的妈妈,我们称做‘阿花’;
第二期的妈妈,叫‘淑美’;
现在的妈妈,我们叫‘e妈咪’。
清楚知道消费者的样貌,才能找到商机。
台湾做为一个岛国,最大的限制是市场的上限。
发展一个事业像种一棵树一样,一定要播种,让它发芽、成长,才能结果,结果不是把果子摘了就结束了,一定要再播种,再播种才能把一棵树变两棵树,到一片林。企业开创市场时,风险掌控很重要,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不少企业家到东协、中东、印度等国家布局,有人认为全球人都在进印度,或是全球人都在进东协,我觉得这个讲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是好几个市场都在醒来了,都在waking up。
这几个区域有几个共通点,就是很大、人口多,它们发展的曲线还很下面,就像台湾早期国民所得很低,它们必须引进外资,把工作机会引进来;结果是,积少成多,这些国家人民的口袋有钱了。发展的模式有早有晚,但模式是一样的,它们口袋的钱会愈来愈多,消费力也会增强。
选择、判断才是关键
问题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市场,数据都是公开的,但选择、判断就很关键。
以亚洲为例,一九八九年,丽婴房一开始的布局是到印尼,当时中国才准备开放,我就先锁定东南亚。在那第二年就开始赚钱,觉得选择很不错;可是就在前总统苏哈托卸任那天,政局就开始不稳定。我们进去时是一千两百五十盾换一美元,到最低时是一万盾换一美元,不稳定的汇率对出口而言,原料的取得是个大成本。
如果重头来过,我会选马来西亚,因为政治安定、汇率稳定。
经营这些国家跟传统上经营的大国很不一样;台湾人一般去国外投资,看的是地和人多便宜、店够不够、交通方不方便;但我的经验是,要看税务与政经环境,就是将来有没有出口的管道,以及地方的政治安定性。
特别是服务业,除了观察当地的政经市场,还要看当地消费者行为的改变。
从消费者行为找市场
像我们这一行要看的是妈妈行为的改变。举例来说,我们把不同时期的消费者分类、定位。以前服务的妈妈,我们称做‘阿花’:没有自我,就是把爱给孩子、家庭、先生,只要今天能强调产品好,她就买回去,早期的妈妈是这样;到了第二期的妈妈,叫‘淑美’:比较有自我,不但想把家庭照顾好,还要自我成长,让自己美丽、想去旅行,选择东西时是以实用为主。像我们一九八七年到美国时,台湾还在‘阿花’的阶段,需求是产品好,但美国妈妈都是‘淑美’阶段了,喜欢易洗、易干、实用的;现在的妈妈,我们叫‘e妈咪’,她们的知识充实的不得了。
我要员工对消费者有观察和观点,清楚知道消费者的样貌。
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行为又不一样。很多人涌入城市工作,他们经常透过送东西回乡下表示爱和关心,很像在美国移民的印度人邮递礼物回印度;我也观察到这种生意没有人做,所以正在研究怎么把东西从城市送到乡下去的方法。
父母到城市来,而留在乡下的孩子需要丽婴房的商品。大陆目前城市与乡村的人口比是三比七,三成人住城市,七成人住乡村,短期内会变成五比五,所以很多消费行为会从预售制、网路的行销开启,宅配服务的工作要下手准备。这在台湾就不需要,台湾很小。
所以,一定要了解当地消费者的习惯与行为,找出我们可以施展的空间在哪里。
我们彻底感受到,拓展海外市场,单是靠在台湾过去的行销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满足人内心的需求渴望
观察消费者的能力是可以被训练的。我们在学校的时候(编按:林泰生是台大心理系、加州州立大学心理硕士),老师给你一颗苹果,放在那里,从学期初放到学期末,就报告苹果从哪里好到哪里烂,每个人写法都不一样,那就是观察的训练,四个月看一颗苹果,好好玩喔!可是呢,老师同时告诉你观察的方法、写报告的方法。
很多人问我少子化后,生意怎么做?
我们刚进入台湾市场时,还是人均所得八百元美元,现在是一万五千美元了;虽然少子化,但这块饼不但没缩小还扩大,因为父母要花费的项目愈来愈多,消费也增加,只是如果提供的服务还是那几项,就分不到市场了。
最近我观察到儿童市场的另一个商机,就是帮小孩子照相;我发觉过去帮小孩照相的沙龙都没成功,但台湾婚纱店却很棒,因为婚纱店搜集很多好衣服,一对夫妻只要走进去,随便穿一穿,都很丰富。我们可以加强这部份。
以前的消费走‘钟形分配’(bell shape),但现在是M型了,必须满足最顶级者的需求。我不会因为找不到方向而伤神抱怨,一切回归小孩子的食衣住行育乐。
所以,一切的改变,都是从人的行为开始,商机也是从行为改变而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