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拥有国内著名牧场,本地所产的山羊、绵羊都是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优良品种。宁夏“中卫山羊”是我国特有的裘皮用山羊品种,其毛纤细,外层粗毛光泽悦目,有真丝一般的光泽,品质酷似“马海毛”,内层有优质羊绒,被称为“金丝毛”,因品质好每吨市场价格可多卖2万元。绵羊品种是“宁夏滩羊”,所产裘皮即著名的宁夏白宝“二毛皮”。
宁夏山羊绒年产量200~400吨,但加上毗邻的周边省区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每年羊绒产量达8000多吨。
上世纪八十年代,羊绒制品风靡全球,促进了全国绒山羊养殖业的发展,也催生了羊绒加工业。宁夏因地处羊绒主产区,且历史上就是中国北方畜毛产品的流通集散地,羊绒贸易应运而生。宁夏同心县、灵武县形成了羊绒购销市场,到1988年,同心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集散地,当时全县羊绒从业人员近万人,年经销羊绒2800吨。
宁夏羊绒纺织加工业是在原绒流通贸易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才开始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宁夏开始有分梳企业,但规模较小。快速发展是2000年后,特别是近几年。2002年以来全区羊绒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情况是:2002年12亿元,2003年20亿元,2004年30亿元,2005年39亿元,2006年51亿元,2007年超过60亿。2002~2007年平均增长率为40%。今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70亿元,增加值超过20亿元。
一、宁夏羊绒纺织业的特点
产业发展异军突起
近年来宁夏羊绒产业“异军突起”,已发展成为全国三大羊绒加工基地之一。年原绒收购和市场交易量约6000~7000吨,年加工无毛绒4000余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
全自治区现有羊绒加工企业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培育出中银、嘉源、荣昌、圣雪绒、马斯特、德海、生海等7大集团。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4家,过10亿元的1家。这些企业重视基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引进先进设备,积极开发新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圣雪绒”羊绒衫是目前国内著名羊绒服饰品牌之一。马斯特集团、圣雪绒集团在中国毛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前50名中分别位居第15位和22位,并获“中国纺织全行业出口百强企业”的称号。宁夏中银绒业公司连续4年出口无毛绒、羊绒制品居全国第1位,预计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已建成灵武市、同心县两个羊绒工业园,灵武市交通便捷,同心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灵武园区以精品无毛绒和深加工为主,同心园区以原绒集散和分梳加工为主。这两个园区现有入园企业77家,梳毛机占到全区总数的90%,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
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
2003年前,宁夏无毛绒分梳设备主要以单机为主,用工多、产量低、无毛绒提取率低。近几年各主要企业普遍对羊绒洗涤、分梳设备进行了研发改造,装备了先进的联机组合,并对加工工艺技术进行了改革调整,降低了纤维损伤,提高了分梳提取率。还安装了落毛、落杂回收装置,实现了分梳车间清洁生产。目前,宁夏羊绒分梳、制条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已居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还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装备优良和分梳技术先进是宁夏羊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精品战略打造精品羊绒
“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宁夏”。宁夏现有的骨干羊绒分梳企业,装备水平一流,质量意识强烈,在原料收购方面以品质上乘的产地为主,在羊绒加工工艺和设备改进方面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企业管理方面积极申请并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确立了“宁夏精品无毛绒”的良好形象,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生产高档羊绒制品的需求。宁夏无毛绒质量已被世界羊绒界认同,很多客户说,要采购最好的无毛绒,要到宁夏去。2006年9月2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批准并授予宁夏灵武市“中国精品羊绒产业名城”称号。
宁夏无毛绒及羊绒制品出口逐年增加。2005年出口无毛绒857吨,羊绒衫45万件;2006年出口无毛绒1018吨,羊绒衫112万件;2007年出口无毛绒1031吨,占全国出口总量33.6%,出口羊绒衫112万件。从2006年起宁夏成为全国无毛绒出口第一大省区。
深加工项目取得成效
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深加工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羊绒园区和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羊绒条、羊绒纱、羊绒衫、羊绒面料等深加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二、宁夏羊绒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宁夏羊绒工业相对中国内蒙、河北清河起步较晚,但这几年发展形势喜人,后劲十足。也许有人会问,羊绒业为什么会在宁夏得以兴起?
原料:宁夏本地羊绒年产量不大,但宁夏周边地区如内蒙、甘肃、陕西以及西部的新疆、西藏都是中国的羊绒主产区。世界上公认的羊绒珍品—中国白中白羊绒,以及紫绒、青绒均产自以上地区。
经营者:宁夏回族人有经商的传统,特别是宁夏羊绒企业经营者98%都是回族。他们在做加工企业之前都长期从事羊绒原料的经销,积累了丰富的羊绒收购经验。
收购网络:宁夏回族人能吃苦、善经商,特别是同心、灵武的回族人收购羊绒的能力很强,哪里产羊绒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被经济学家誉为“世界上最庞大最优秀的羊绒收购队伍”。他们与各地饲养绒山羊的农牧民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起除本区外,周边辐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和蒙古国、阿富汗、伊朗、俄罗斯、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羊绒收购网络。每年在收购原绒季节,都能将大批上好的原绒抓到手。全区在原绒收购季节从事羊绒收购、贩运的人员达1~2万人。
行业基础:宁夏的毛纺织工业从50年代起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一大批纺织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新兴羊绒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经营理念:在经历市场一次次的磨练后,宁夏羊绒企业坚持诚信的经营理念,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的产品已由简单数量扩张转向以质取胜、实施精品战略上。
良好环境: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加快发展羊绒产业十分重视。自治区和产业集中的市县都制定出台了多项措施,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服务,吸引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大量的投资和合作项目,促进宁夏羊绒产业不断上新的台阶。
三、宁夏羊绒产业的发展目标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羊绒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到2010年,宁夏羊绒产业销售收入要突破1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山羊原绒、无毛绒集散地和羊绒制品加工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以创新为突破口,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宁夏羊绒原料集散地和精品无毛绒加工的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扩大深加工和精品生产能力,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坚持精品战略,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出更多的自主知名品牌,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宁夏羊绒产业。
四、宁夏羊绒产业的发展战略
这几年,宁夏羊绒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整体水平仍不高,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缺乏自有品牌,行业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现有基础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
巩固和扩大原料优势。争取将宁夏建成国内最大的原料收购集散基地。引入拍卖这一国际通行交易形式,逐步培育发展使之成为一种常态的交易形式,作为传统购销贸易的重要补充,同时建立信息发布、质量检测、拍卖交易和资金服务平台,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外商通过这一平台进行羊绒贸易,成为全国甚至国际性的羊绒拍卖交易中心。
搞好羊绒园区建设。加快现有两个羊绒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宁夏。
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保持无毛绒分梳加工技术国内和世界的领先位置,进而在更多的领域内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走在行业的前列,打造精品羊绒全国第一。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合作,提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调整和升级。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产品结构逐步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今后宁夏不再新上一般分梳项目和企业,重点支持精深加工项目。
加强国际与行业合作。积极开展与国际毛纺织组织(IWTO)、国际羊绒驼绒制造商协会(CCMI)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的联络,定期举办国际羊绒博览会和羊绒国际论坛,寻求更大范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羊绒产业基地、集群及国内国外知名羊绒企业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宁夏羊绒产业发展三步棋“原料战略、精品战略、品牌战略”中前两步取得了成效,今后要走好第三步棋,即“品牌战略”。
要从原料初级加工、贴牌生产走向自主品牌建设。除“圣雪绒”中国名牌外,大力培育“中银”、“绒典”、“特米尔”、“帕雪兰”、“西夏羊绒”、“千堆雪”、“灵州雪”等新的品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