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子的产量是世界第一,其中尤以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和石狮三地所产为主。虽然我们常在国内的一些媒体看见不乏某某鞋子大批出口的新闻,但是在国外,中国的鞋子之所以受青睐多数是与其廉价相关联的。
这就是多数鞋业老板每每自诩的中国鞋业现状。廉价、假冒、一次性时常成了中国鞋子的代言词,即使是一些走自主品牌之路的正规企业,也多数在品牌运作上存在以下的缺失。
首先是来自鞋业品牌内涵的缺失。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女鞋往往比男鞋更注重对品牌内涵的塑造,例如千百度女鞋的品牌指向是能吸引众多的眼球,意喻此品牌女鞋可以增加女士的魅力。对比一下如今市场的国产男鞋,森达或者富贵鸟,富贵鸟好歹还打了个擦边球,能让顾客彰显富贵的“鸟”。森达呢?谁能知晓这个品牌的精神诉求么?
对一双鞋子而言,无非满足顾客的两种需求,一种是基于穿着的产品利益诉求,另外则是彰显身份的品牌感性诉求。类似森达、富贵鸟造了十来年的鞋,估计在质量上面已经无甚大碍,最要命的就是这些品牌虽然价格卖得直逼洋品牌,但是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基于彰显身份的感性诉求。于是可以断言,在国外著名品牌借助OEM或者ODM来掠夺中国鞋业消费市场时,只要稍微采取点价格策略就可以把国产品牌搞个寝食难安。
其次是国产的鞋子缺少对人性化的关注。我们知道如今有个名词用途挺广的,那就是人体工程学。大到汽车小到板凳都与人体工程学息息相关,鞋子作为对人类行走工具脚的保护,如果忽略了对人性化的关注而未满足人体工程学需求,那么即使它的版型再成功,它的市场都将逐渐萎缩。
如今的鞋业厂家多数的趋向是关注一双鞋子的外在美观与否,而很少花精力去研究怎么去改善顾客的穿着舒适度。记得看过金喜善饰演的韩剧里有关于制鞋的片段,剧中的韩国皮鞋所追求的就是顾客穿上鞋子的舒适性,这件事后来被笔者认证了。笔者曾购买过一双韩产皮鞋,说实话,穿上它后你再也不想穿那些非但不透气又显得笨重的国产鞋了。穿韩产鞋子逛街也再没有什么负担,这就是一双基于满足顾客人性化需求的鞋子。
回过头看看我们的福建鞋、浙江鞋和广东鞋,试问有几个牌子在这方面动了心思呢?做鞋子与造枪支不一样,枪支靠威力制胜,而鞋子总是赢在细节的完美。
再次是国产鞋子的顾客满意度缺失。这里有个不相关的事例,足见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时下的空调品牌中,海尔其实并不是最强的,但是很多消费者仍选择购买海尔空调,并且把使用海尔空调过程中所享受的周密服务,很满意的传达给其他顾客,并向他们做出推荐,这里就是海尔顾客满意度工程的巨大影响力。而国内的鞋子呢?多数厂家所期望的可能是再次缩短三包时间,最好干脆不包拉倒。其藉口是鞋子属于易耗消费品,而空调属于工业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鞋子的投诉是相当高的,但是即使最终通过第三方斡旋解决了,最终仍会失去一位顾客,并将由此产生较负面的口碑而失去一批潜在顾客。商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对组织最忠诚的顾客才是它最有价值的顾客。
最后来谈谈中国鞋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缺失。假耐克事件令人记忆犹新,中国人的仿造能力令世界折服,当然某些仍是停留在外表的刻意模仿上,并没有创新出知识产权,而是典型的剽窃。鞋子和服装同样有版型一说,其实这版型就是楔子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用来区别对手隔离竞争的,但是往往被仿冒打败。
客观存在的中国鞋业四大缺失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和频次的加递,仿冒的尾巴将越来越短;当一窝蜂讲究鞋子的气派时,自然回归将是大势;没有品牌内涵,能卖的就永远只能是鞋,当别人卖品牌和品牌主张时,卖鞋的只能做苦力;鞋子不是一次性或者终生产品,因此,有必要去思索怎么让顾客一辈子对鞋子感到满意。
这些是中国鞋业所必须认知和改善的,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