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拉链协会统计,小小拉链在全球市场销售额2005年已达到550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10%。其中,中国大陆以280亿元的销售额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日本YKK公司则以160亿元稳坐世界拉链公司霸主地位。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以110亿元完成了这张世界拉链销量的版图。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在使用中国的拉链,但在中高档拉链市场中只有不足10%是中国制造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20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拉链生产企业和过百万从业人员在中低端市场里厮杀,进行着残酷的低价格竞争,行业危机越来越明显。如何从夹缝中闯出一片广阔的天空,已经迫在眉睫。
行业价值链:
大市场,大潜力,高档次
一毛多钱一根的拉链,一年可以卖500多万元,这是一个普通经营者对小小拉链竟有如此广阔市场的感慨。日本YKK公司的拉链价值15美金一米,而我国义乌生产的拉链一米也只能卖到7角人民币左右,高达140倍的价格差距让中国拉链行业的企业家大多心有不甘。
日本YKK公司每年销售额过160亿元,还至少支出6000万元科研经费。但中国拉链行业中固定资产在1亿元、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不过三两家而已,固定资产在6000万元、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也只有10多家。产业集中度较低是中国拉链行业的一大特点。2000多家拉链生产企业中近99%是中小型企业,他们绝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研发部门,产品严重同质化和低质化。在国际服装业、箱包业和体育用品等主要拉链应用领域,YKK是品质的象征和质量的保证,但国内拉链企业的品牌意识还相当薄弱。
可见,量变并不总能带来质变。中国拉链产业始于上世纪30年代,在本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凭借民营企业的大发展,跃居到世界拉链生产第一大国,但迟迟不能带上“强”国的称号。除去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中国拉链产业在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几乎无任何优势可言。
义乌作为全国三大拉链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全国31%的设备装备,而生产量却只有18%。很多家庭作坊式、投资仅十几万元的小厂却配有全套的生产设施。生产旺季时,各个工厂高薪抢人才,到淡季时又出现大量设备和人工闲置。这种资金重复投入,资源严重浪费,产品普遍同质化的经营模式,不仅使国内拉链市场陷入价格战,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也令中国拉链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
即使眼前是一条夹缝,但走过去了,前面就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今天拉链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从日常生活到国防军事,从航天到航海,从工业到渔林业、医疗卫生等,到处都用到拉链,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可替代。在服装、箱包、体育用品等第三产业的带动下,以及医用、防水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崛起,拉链市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拉链市场需求结构向中高端拉链市场倾斜。尼龙拉链、注塑拉链和金属拉链三大系列的比例从2000年的7:2:1变为了2005年的6.5:1:2.5,金属拉链需求的上升顺应了服装流行趋势的变化,也对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确保拉链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装饰性和应用范围。通过对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完善,拉头外观设计的创新,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拉链产业将完成向中高端产品,尤其是精密金属拉链的产业升级换代。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国拉链产业,同时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契机。世界拉链霸主YKK公司的销售额逐年增加,但高端市场占有率却逐年下降,被国内少数同时兼备品质保障和价格优势的龙头企业所取代。国际知名服装、箱包等高端拉链用户纷纷向国内转移基地,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他们倾向于直接购买本地拉链。同时,国内中高端服装、箱包品牌的不断涌现,也为未来几年拉链行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提供了基础。
在如此大市场、大潜力的国际拉链竞争态势中,中国拉链的出路在于提高档次。当为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配套时,我国拉链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性和缺乏个性等问题就突现出来。在中国,低价低质的拉链仍有市场,这虽然为价格战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但这群庞大的不讲究质量和创新的小企业制约了市场的升级,使整个行业利润下降。一条普通拉链的价值分配中,原材料占到了60%,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内龙头企业可以做到40%,而世界拉链之王YKK则只有20%。中国拉链如果不治理混乱市场竞争和提高薄弱管理意识,结果将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目前,中国拉链的龙头企业已经初露了品牌效应,并做出了榜样。但如果大企业和小企业再继续竞争分割市场,只会乱上加乱。如果大企业整合小企业,以一个行业整体而非一家企业完成整个行业价值链,并走出去和国际大品牌竞争市场,将带动整个中国拉链行业的技术、管理和质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