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造性,是克服当前困难最急需的。”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
2007年10月份,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宣布韩国首尔成为“世界设计之都”(WorldDesignCapital)。自此,首尔成为继都灵之后的第二个“世界设计之都”。当初,首尔市政度选择“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并非只是一个噱头,而是该政府发现创新设计带来了确实的好处:诸如三星、LG电子等韩国企业凭借设计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推动了韩国品牌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获得“世界设计之都”的荣誉,不仅能够带动整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对促进城市大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因此,一个国家如此重视“设计”,如此在意“世界设计之都”的头衔也就不足为奇了。与之相一致的是,几年前,新加坡就成立了新加坡设计理事会(DesignSingaporeCouncil),全面策划国家设计方面的课题,增强该国在创意经济中的竞争力。
其实,这并不仅仅只是“设计”这么简单。设计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好的创新、创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创新尚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何况对于一个产业。当中国的服装产业进入“洗牌”的关键时期,自主创新不仅仅只是一个目标,而是要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位名叫萨拉的美国财经记者,在2005年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全家人全年拒绝使用中国货。结果,这样的试验让全家人叫苦不已,生活也被弄得一团糟:花了近100美元的价钱去购买孩子根本不喜欢的德国产玩具,而中国造的玩具却价廉物美;购买高档时装费尽周折……在现实面前,她不得不承认,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拒绝中国生产、出售的产品。
不可否认,中国产品曾经以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优势,制造了一股席卷世界的“中国制造”风潮。但是,当价格之刃不再锋利,成本之利逐渐微薄,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突围?品牌之战如何打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造性,是克服当前困难最急需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见招拆招,将考量这个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走向。
分解之一
跨越“MadeInChina”,文化成为DNA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服装制造和出口的大国。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总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却在不断下滑。这个悖论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纺织服装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促使“MadeInChina”(中国制造)向“MadeByChina”(中国创造)转变。正如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郁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现在做品牌对于企业来说要求更高了,要有更多知识型、设计创造型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于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虽然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一定时间内还将在中国继续存在,但是,伴随着印度等一些国家加工制造业的日益壮大,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减小。
可喜的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进入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命运十字路口,很多服装企业确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中国创造”的理想。
2005年9月23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设计师协会和报喜鸟集团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报喜鸟2005敦煌‘天垂丽象’原创概念新闻发布会”。这一在业内具有旗帜意义的举动,再次表明了中国服装企业走“创造”之路的决心。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服装在国际市场上始终扮演的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以贴牌加工为主、代工挣微利的加工费,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到头来却没有“定价权”。让人尴尬和痛心的是,这些服装转手到了国外,贴上了国外的标签,陡然身价倍增。这个不争的事实已让很多中国服装企业从“服装大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誓言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做“服装强国”。值得肯定的是,报喜鸟的那次新闻发布会正暗合了这样的意义。只是在明确了“中国创造”的道路之际,中国服装最不可复制的力量在哪里?这当仁不让的属于“文化”。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除去与生俱来的生活与功能的意义之外,最持久的生命力在于其所体现的文化。一件物品,其外观可以仿制,功用可以相似,但唯有其彰显的文化不具有可复制性。服装同样如此。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的旗袍历经时代的沧桑变化,为什么仍然经久不衰,成为中国女装中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她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穿着在身,表现出东方女子内外兼修、温文尔雅的独特气质。旗袍所蕴含的这种文化韵味,显然是其他服饰所无法复制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