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厂区变身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
山沟里有个中小纺织企业群
射洪县万林乡中皇村的山沟里,一大片老厂区的厂房里,传出纺织机的轰鸣声。
9月4日,宏锦纺织公司门口三辆卡车正在装货。“每天都有产品销出去。”谈到这片山沟里的兴旺,射洪县经委干部周章明很高兴:“用废弃的军工被服厂的老厂区,建起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形成了年产值2.5亿元的中小纺织企业集群,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孵化园”的前因后果
某军工被服厂从万林乡山沟搬走后,留下生产、生活用房80余栋。10年废弃,荒草丛生。
纺织,是射洪的支柱产业。该县的银华纺织公司在设备升级中,换下了1000台有梭织机。一些县外中小纺织企业想购买这些设备,并希望到射洪建厂。此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为土地和厂房犯愁的县领导,想到了废弃的那一大片厂区。
于是,射洪县以每年8万元的租金,与厂区的债权方签下了10年租约,建立起了“中小纺织企业集中园区”。有了这个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射洪县积极向外招商,承诺入驻企业一年内无偿使用厂房,实行“零租金”,第二年起仅按占用面积每平方米6元收取租金。
良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从重庆的中天纺织公司率先整体搬迁入驻,到河北、浙江、重庆、成都、乐山等地的投资者纷至沓来,园区内企业很快发展到了12家,不仅占完了所有的旧厂房,而且还开始建设新车间。
小企业在这儿孕育壮大
“规模大了,销售的渠道也广了许多,年产值翻了几番。”与两年前相比,中天公司总经理任国清对自己移师射洪很满意。
在重庆苦于没有厂房,任国清的生产规模一直得不到扩大。“这儿,上好厂房免费出租给企业一年,第二年只需以每平方米6元的低价租用厂房,像我一年才花1万来块,在外面起码要多花一倍以上的租金。”这对于入驻的中小企业来说,不但有了发展的空间,还节省不少资金。随后,任国清又在银华纺织公司购买了120余台有梭织机,扩大规模。
“感觉是从‘作坊’一下子就过渡到‘工厂’。”看到如今拥有厂房5000平方米、织布机200多台的任国清表示要在这儿大干一场。
在中小纺织企业集中区,政府专门派驻了工作人员,协调和联系园区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任国清扳着手指头粗略地算了算,在短短的两年内,政府就为自己解决了10来个问题。再一看自己的年产值,已从两年前的1000万元发展到了如今的5000多万元!
小舢板打造小型船队
现在,在园区入驻企业中,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想入园发展。然而,在这发展的关口,这儿的企业遇到了全纺织业进入“冰河”期的困境,企业利润下滑。
如何渡过难关,成了园区中小纺织企业的生死课题。任国清说,只有迎难而上,努力提升企业设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们的50多台新机器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以前的老机器是一台一个人,现在的新机器一个人可以开5到8台,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和中天纺织公司一样,其他11家企业也在积极技改。
作为中小纺织企业集中园区的联系人,周章明说,县上准备以集中园区为依托,帮助中小纺织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共享信息、渠道等资源,联手承接大单,合作开发新产品,变一个个小舢板为小型船队,增加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