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宁波市工商部门对该市服装业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劳动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从紧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该市服装产业的发展速度趋缓,宁波服装业亟待二次腾飞。
服装行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宁波的服装产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后,凭借体制上的优势和企业的努力,宁波服装产业得到了长足而迅猛的发展。
据统计,宁波现有服装企业约3600余家(含批发零售企业),今年1-5月全市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0.5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91%。从去年服装企业年检提供的数据统计,全市服装生产企业及批发零售业的注册资本达到56.63亿元。服装行业资产总额为34.98亿元,净资产达156.11亿元,销售收入达245.96亿元,创利润总额14.97亿元,对外投资2.15亿。
宁波市服装行业在完成数量速度型增长后,近年来已开始将重点转移到质量效益型上。面对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流行趋势,宁波服装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正装休闲化。洛兹、唐狮等一批女装、休闲类服饰品牌相继诞生,改变了以往宁波单一生产男装的局面。
宁波的很多服装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先后推出多种品牌,崛起了杉杉、雅戈尔等一大批国内外遐迩闻名的服装大企业和著名品牌。在经受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的考验后,宁波市已经初步奠定了四大基础,建立了一批能搏击国际市场风云的实力型企业;创立了一批闻名海内外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一批能适应国际服装潮流变化的优秀设计师;涌现出一大批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服装企业家和众多的营销专家、工艺专家和管理专家。
宁波的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红帮裁缝”的发祥地―――鄞州和奉化两地。仅鄞州的鄞县大道一线和宁奉路一线组成的、长约10公里呈“L”形走向的“走廊”上,就集聚着杉杉、雅戈尔、罗蒙、培罗成、洛兹、太平鸟、爱尔妮等几十家具有相当企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知名服装企业,这些企业的总产量占宁波服装总产量的60%以上。
各方因素造成服装产业发展速度转缓
从宁波市上半年服装新设立企业来看,企业户数发展同比减少,个体工商业户增加。据统计,该市新成立服装企业有522家,个体工商业户为1524户,企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6%,个体工商业户同比增长17.77%。另外,服装业吸收资本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上半年,服装企业共新增注册资本为1.36亿元,个体服装业投入注册资本0.49亿元,总体对服装企业的投入同比下降了39.03%,对个体服装业的投入增加了26.65%。
纺织服装是宁波出口的一个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额约占该市出口总额的近1/3。目前,宁波市纺织服装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定牌加工出口多,而打自有注册品牌的纺织服装出口比重较少。
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部取消,这对宁波2000多家生产型服装企业来说,诚然是个很大的“利好”消息。但该市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为这一“利好”欢呼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各方难题:首先是贸易谈判价格越来越透明,相对偏低的纺织服装价格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指导价”;其次是美国以及欧盟的反倾销、特保条款以及“绿色壁垒”仍将纠缠不清,服装出口仍存在“暗礁”;最后由于要面对国外的压制,中国服装同业竞争压力增大。
另外,诸如人民币升值、劳动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从紧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政策调整等都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服装企业的发展和再发展。
服装业二次腾飞亟待努力
要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服装企业本身应该就产品、市场、经营方式和环境等实施创新和改革,不断加大对服装业的技改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外贸服装精品、新品、名品,扩大自主品牌服装出口,有条件的服装企业应积极创造国际服装品牌,直接进入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外贸营销渠道;要抓住服装展会所带来的商机,积极扩大外贸成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快形成以服装为主,纺织、染整,而辅料饰品配件为辅的较为完整的服装产业体系。
政府部门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服装产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的设计师,培养一批从事服装文化的专业人士,着力提高服装名城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