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国航,我们看到了它的赞助商身分,但这个航空公司如果没有开发“奥运服务”等类似的产品,解决一些误机让人不方便的话,我认为这个奥运并没有为它加分。
4、实利(销售)对接的缺失
如果能针对奥运开发出良好的产品,但如果没有渠道的广度和深度支撑,也无法进行大范围的销售,一样所得实利无多。比如恒源祥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奥运会历史上从来没有纺织服装类企业成为赞助商,恒源祥是第一个。北京奥运会是夏季奥运会,而恒源祥的绝大部分产品是秋冬季用品。恒源祥设计“国服”,赞助床上用品,组织千万家庭用一根毛线编织中国结,为历届奥委会主席做绒绣像等等营销活动,做得风生水起。
在恒源祥看来,很满足于无形资产和知名度的提升。据说,恒源祥的品牌价值从去年(06年)的21.23亿元跃升为94.58亿元,排名也从273位跨越至64位。
恒源祥当局认为,“失败的企业”在奥运营销中过分强调产品营销,而忽视了品牌增值。恒源祥的奥运所为,“绣”出了国门,对接了国际化的“沉默营销”,他们认为是实现奥运持久效益。
我实在不敢苟同。看可口可乐,其不但强调品牌营销,而且更注重产品营销实效的成功,此其一;其二,恒源祥的奥运营销,至今仍然没有看到一个统一的奥运主题。其三,在市场上似乎没有看到实际的销售支持。奥运营销,必须是务虚和务实融合,除非另有他图。退一步讲,恒源祥是非赞助企业,其奥运行为,不失为经典之作。但对于花出巨资的恒源祥来说,不可同日而语。难道就是只有虚名,没有实利?
5、持续性投入的缺失
据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透露,相当多的奥运赞助企业都没有很好地使用赞助权,在以巨额资金赢得赞助资格后,却忽视或无力进行后续投入和营销开发,因此未能下好奥运营销这盘棋。
有专家说,奥运营销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行动。诚然,我们看到了不少企业的奥运营销,在两三年前隆重宣布一个奥运营销计划,然后就无声无息了,直到今天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才重新浮出水面。
我们鲜有所闻,浙江梦娜袜业和广州立白日化成为奥运独家供应商之后的奥运营销动作。
6、无“多渠道”和“多点利用”相结合演绎品牌的缺失
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在谈到奥运营销时说:“对于拥有赞助商资格的企业,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在关系营销上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的消费者、经销商、供应商、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其他商业和财务伙伴,以及战略联盟的伙伴们,都是这次关系营销的对象。”
大师告诉我们,奥运营销必须多点利用,多渠道联合能联合的所有力量演绎品牌,发动奥运营销五大体系轴,一起释放奥运激情。
奥运会是关系营销的平台,从来没有任何的社会事件可以组织如此多的社会关系,针对任何一个组织团体都大有文章可做。
比如,赞助观看比赛的观众,虽然运动员的服装大都由赞助商包揽,因为电视镜头同样会扫到他们,也会扫到他们穿戴衣物的品牌,他们还是街上流动的广告,也同样吸引不少关注。其实,可以还有志愿者、助威团、奥运家庭游北京、公益活动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我看到了本土某某运动品牌赞助了国家运动队,搞一个发布会,以为就跟奥运攀亲了,之后毫无声响,不知所为何由?白花花的银两在奥运背景的衬托下,无声无息地滑入海底。
7、品牌价值与奥运文化对接的缺失
首先,必须明确奥运文化的适应性。考虑品牌价值、奥运文化和消费者关系等三者和谐统一,形成独特的诉求力,使之与目标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与感应。所以说,要做好奥运营销,关键在于品牌价值与奥运文化的结合。因此,应当深入挖掘奥运包含的价值元素,与各企业的品牌元素之间的契合;同时,不同行业的品牌,也要求必须根据自己行业特点及品牌内涵,匹配相应的奥运元素,从而形成和谐的共同体。
根据5isurvey互动调查,结果显示,IT/互联网/通信行业与奥运元素比较吻合的是“追求卓越”、“激情"”、“自信”、“参与”和“科技”;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则需要体现“全球性”和“科技”;快速消费品则是“绿色”、“运动”、“力量”、“活力”等元素;金融/服务业则是“奋斗”、“超越”、“和平”等元素更加能够和奥运精神相结合。
因此,有专家说,奥运营销应该成为品牌和消费者改善彼此关系的重要工具。藉由奥运会热血沸腾的体育比赛,把品牌文化融入到奥运精神当中,让目标受众在良好氛围中互动和体验,由此形成共鸣。
但是,不少本土品牌却忽略了这强大的奥运文化契合。所以,目标受众在参与奥运活动中,总觉得格格不入,甚至感觉“亵渎”他们的“智商”。他们会爱“你”到永远吗?
8、联合营销的缺失
联合营销的目的,是彼此善用对方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形成竞争优势。如今的竞争,已非以前仅靠企业自身单打独斗能奏效,而且整体价值链的竞争,甚至走到了产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形成竞争优势,是新经济时代的首要问题。而在奥运营销中,联合企业群体,整合彼此的优势资源,规避彼此的行业跨度力及各种局限,把彼此的利益最大化,不失为一大智举。比如,新浪、网易和腾讯等网络媒体组合“奥运报道联盟”。农夫山泉与TCL合作的“农夫山泉TCL与您共圆中国金牌梦”异业合作。联想和可口可乐的合作。特步与安利的合作等。
进一步探讨,可以把同为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组成若干“奥运志愿者”团队,
共同为北京奥运服务。或者组合“奥运助威团”活动,先从当地选拔,然后汇聚北京参与现场助威等。或者在与媒体联合,发动全民“奥运家庭游北京”的城市选拔赛等等。如果能运作起来将是奥运史上的创举。但是赞助企业的表现,至今看来交上“满意卷”的,可谓凤毛麟角!
9、媒体沟通与合作的缺失
很多企业积极参与奥运营销,做得也很成功,但影响力很弱,只有业界人士有所耳闻,社会公众所知甚少。原因出在与媒体缺乏深度沟通与合作。不少赞助企业也是如此。比如,某某运动品牌与外国奥委灰合作,只有零星片语见之于报端,未曾与媒体进行良好合作。
赞助奥运,只是说明企业拥有奥运营销的某种资格,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并非奥运营销的全部;而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面推广,把“机会收益”转化为“现实收益”的。
“奥运会本身不会给赞助企业任何货币利益,它将自己的各种知识产权和便利条件,授予赞助企业使用,所以企业能得到经济利益回报的多少和企业自己的营销战略、力度紧密相关。”专家如是说。
众所周知,广告推广费用,一般是赞助费的3-5倍。而广告推广更多的时候,必须与媒体合作。而且需要考虑媒体的组合、排期的错位安排等。非赞助企业运动品牌安踏通过媒体介入奥运,挖掘奥运元素,取得不俗成效。李宁也与媒体深度合作,漂亮完成了“曲线营销”,角逐奥运。
结语
高普森机构分析研究大部分奥运营销个案,得出结论:
其实,奥运营销无非是一场“买菜”的事情而已。
一个人到菜市场,发现一种大家都说对身体非常有补益的新菜,大家都很想买,但价格太高了。好,有人总算买回来,自己不会煮,问及内人,也不会煮。如何办?请厨师。好菜,也不能只吃一次,效果不彰,必须经常吃,要持续投入。价格太高了,有人继续买,有人翻开《本草纲目》,发现有一些营养相近,价格便宜很多的菜类,于是尽买“擦边球的菜”,效果很棒,原来虚弱的身体强壮起来了。比照两者,只是成本与效果的差别不同。奥运营销,就是如此平实,并非高不可攀,但关键在于运用之妙!
如何运用之妙?就是全面激活奥运营销五大体系轴。在员工轴,激励员工,全员化参与奥运营销,树立奥运精神,增强自豪感。在顾客轴,以顾客为中心,使之互动,体验奥运文化,进而接受品牌的渗透。在竞争轴,结合媒体以制高点辐射,把握稀缺资源的唯一性,大力阐扬奥运光芒。在合作轴,大力实施联合营销,整合优势,实现“价值”最大化。在公众轴,采取事件营销,制造争议话题和亮点,吸引公众眼球。
2008年6月奥组委对隐性营销狙击倾注大力打击,因此各类企业改变认知、学习经验,行动起来吧!
奥运营销,是“商机”,但没有合理的认知,很多时候变成“伤机”;奥运营销,是“馅饼”,但由于缺乏经验的运作,变成了“陷阱”。不但“虚名”无得,而且戕害“实利”。中国一起2008,看上去很美,其实将有不少的遗憾和教训,铭刻历史。
王君玉:境界营销理论提出者、现任高普森国际营销机构首席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