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外贸景气指数收盘于968.38点,比上期明显下滑,下跌了16.64%。其中棉及混纺面料、化纤长丝面料、化学短纤面料、刺绣品和浸、涂、包覆纺织品出口景气指数明显下滑。外贸价格指数收盘于98.24点,比上期下降12.13%。其中化纤长丝面料、化学短纤面料、窗帘帐幔和浸、涂、包覆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均有不等量下滑。
纺织品出口景气指数明显回落
对美出口明显下降。因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普遍不景气,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对美国市场出口难度加大,美国采购商订单明显减少,输美配额不再像往日一样被视为香饽饽。2008年度输美纺织品第二次协议投标,因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市场需求萎缩,今年底输美配额取消几无悬念,大多数纺织企业在参与本次投标中比以往更加谨慎。
广交会国内外采购商明显锐减,参展实效减弱。第103届广交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会采购的美国采购商人数比上届减少9.2%;欧盟采购商减少9.8%;中国香港采购商减少8.1%;中国台湾采购商减少6.9%;韩国采购商减少9.5%;日本采购商减少28.4%,因参展成本不断增加和参展实效的减弱,不少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和贸易公司,自今年春季以来已渐渐退出广交会的舞台。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使纺织品采购数量减少。据海关统计显示,中国出口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有一半的国家或地区同比增长明显放缓,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第103届广交会上,来自北美的买家同比减少了17%。全球大买家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纷纷减少采购量,控制风险,国际市场纺织品需求呈明显萎缩走势。
纺织品外贸业面临重新洗牌。在多重压力下,许多大众纺织品生产企业及贸易公司利润空间直线下降,有些企业生存艰难,有部分企业已从“微利时代”进入“亏损时代”。优势企业深度发展,弱势企业关门破产。在严峻的形势下,纺织服装外贸型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由于外贸经营缺乏订单支撑,部分原本在绍兴袍江、柯桥做纺织品外贸生意的小型企业或贸易公司不得不转型从事内销或其他行业。预计今年以绍兴为主的纺织外贸型企业或公司数量将淘汰10%左右。
纺织品外贸价格指数明显下滑
大众跑量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推高了纺织原材料成本,使得运输成本明显提高。劳动力成本提高,再加上染化料、能源价格同步提升,许多生产大众跑量产品的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利润空间遭受到进一步挤压。若提价则失去客户,该类大众跑量产品同印度、泰国、巴基斯坦、越南、巴西、土耳其等成本较低的国家相比,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
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大客户购买力下降,加上美元贬值,海外客户对传统纺织品大多进行压价。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导致国内外同行竞相杀价,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印度、泰国、巴西、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也对绍兴许多轻纺企业形成压力,对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影响较为明显。
低端产品缺乏自主化。绍兴部分个私民营纺织企业生产,仍以低端产品为主,表现为产品的非终端化、非成品化,因为纺织业产品多数仍为中间产品,没有独立性,所以造成缺乏自主性。
加工产品非品牌化。绍兴纺织有许多企业都是以加工产品为主,很长时间以来忽略自主品牌建设。据了解,绍兴县目前近2/3的纺织企业还没有商标品牌。高投入、低产出,替别人打品牌,形成“为人作嫁衣”的局面,价格话语权掌控在人家手中。
产品无个性化。绍兴部分个私民营纺织企业或轻纺市场经营户产品同质化,缺乏原创机制。因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经营户之间相互克隆或仿制相对比较容易,使得个性化创意产品上市率仍显有限,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导致产品风格雷同,相互竞价挤压争夺客户资源。有不少外向型企业在外贸一条绳上拴死,缺乏开拓多元化市场的营销机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又因资金紧缩,部分绍兴纺织企业和轻纺市场经营者,新产品研发力度明显不足。
预计7月份出口指数继续呈小幅下滑走势。7月份纺织品市场常规淡季已初步显现。受油价、电价及染化料、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预计7月份大众跑量产品出口仍不容乐观,中小企业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人民币持续升值,许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继续被削弱,竞争明显下降,外贸出口面临日益加重的压力与挑战,许多出口纺企仍将在微利或亏损的临界点挣扎与徘徊。
受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贬值的影响,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以美元为结汇方式的大单、长单仍不敢承接,纺织品出口欧盟6月27日开始受限PFOS指令,纺织、皮革行业的出口企业要接受环保标准加严的考验,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绿色壁垒或贸易摩擦。人民币持续升值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经营日益困难,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加入WTO以来最困难的发展时期。
目前,虽然业界强烈呼吁要求国家适度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但是企业要想长久地在国际市场中生存,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提高环保标准;加快传统产业技改步伐,调整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换代是当下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