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的境外投资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跨国经宽叶的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在亚太经济区,因此,越南等周边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势必影响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的确,越南最近出现金融方面的问题及其对亚洲经济产生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和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争论,对此一些海外媒体表示不解。其实,当他们了解了中国企业目前80%的投资项目集中在亚太地区时,中国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敏感就不足为奇了。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主任孙淮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表观点说,受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金融环境复杂化的影响,国内针织及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将有所减弱。
纺织企业主要走向亚太地区
商务部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境外投企业的分布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的境外投资企业已遍及世界各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在亚太经济区,其中亚洲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大部分投资。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0%的投资项目集中在亚洲。在产业结构上,我国的跨国投资仍然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领域的投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及国内制造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国门的步伐,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企业已近千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这些企业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据了解,这些国家对欧美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并能够享受最惠国待遇。同时,这些国家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了国外企业相当大的优惠空间,例如孟加拉对外资纺织企业减免10年所得税等等。
江苏省投资额最大的纺织服装类境外加工贸易项目——欣兰(柬埔寨)制衣有限公司,在2006年获我国商务部批准,该海外项目的投资主体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设备、原材料及部分现汇共计投资1650万美元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将国内原材料出口到柬埔寨,生产后再销售到欧美市场。
据AB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成本攀升令利润微薄的内衣生产企业难以承受,因此,AB集团将部分低附加值内衣放到柬埔寨生产,以其解决配额问题及规避贸易壁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迫于成本和贸易摩擦的压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很多针织及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到越南、孟加拉等国设厂,因为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比较充足的低廉劳动力,这种比较优势还将维持较长的时期。
“走出去”也是一种产业转移
孙淮滨对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进行了分析,从目的看,企业“走出去”大致有三种情况: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属于政治任务;到国外投资建厂,改变产品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寻求国际化经营,利用国际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增强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从形式看,主要有产业资本“走出去”、商业资本“走出去”和科研开发“走出去”。
孙淮滨认为,纺织企业走出国门是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纺织产能的转移不仅表现为国内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的转移,而且体现在国际间的传承,国内纺织企业“走出去”其实就是国际间产业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此过程中,因类型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走向,加工转移更多的是趋向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非洲及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而商业资本和研发“走出去”更多地面向欧美等发展国家和地区。
孙淮滨谈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逐步加深,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从自身讲,我国国民经济及产业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快“走出去”。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纺织业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多数产品供大于求,单纯依靠出口极易诱发贸易摩擦。到境外投资建厂,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可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警惕“走出去”的金融风险
“目前,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方面的问题,值得我国提高警惕,要特别注重防范当地的金融问题殃及前往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曾亲赴越南、柬埔寨等国实地考察的孙淮滨这样认为。他告诉记者,越南经济危机的日趋严重有一定的背景。这几年越南改革开放速度加快,但其经济过度依赖国外资本,这样在全球金融环境形势恶化的情况下,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其国内经济的脆习性。据了解,目前中国在越南建厂的针织及纺织企业大多持两种态度:一是撤资,二是观望。
孙淮滨谈到,越南盾的大幅贬值,为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今后一个时期,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难度和所承受的风险都将进一步加大。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优势并不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在于至今仍没有发育完全的国内市场。“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强国,就必须拥有一批总部基于国内的跨国公司。”孙淮滨说道,实行“走出去”战略是一条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世界经济结构失衡和全球资源配置扭曲的客观要求。“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和方式不是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输出,因为中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大规模输出资本的程度。
目前,国内针织及纺织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孙淮滨建议,企业“走出去”应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可重点做好几件事情:直接面向国外市场,利用当地的人才,学习当地的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良好的技术研发氛围和人才优势,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学习国外大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更好地开发国际市场;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战略资源。这样,尽量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我国短缺的研发技术、海外销售渠道、国外战略资源等,以优化产品出口结构、突破知识产权壁垒,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
孙淮滨最后强调,尽管受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不良影响,一段时间内国内针织及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将有所减弱,但仍然阻挡不住中国企业“走出去”坚定的步伐,而且,相信会越走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