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服装理念已经大大区别于上个世纪,从蔽体的基本作用到今天的彰显身份地位,从追求潮流到张扬个性、体现新文化,服装的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纵观国内服装厂家2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失败与成功均可圈可点。 但是,凭心而论,我国目前仍未有皮尔.卡丹之类称霸世界的服装品牌。那么,中国该如何打造其纺织服装品牌的竞争力,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方面,从服装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
(一) 服装院校应该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把教育理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众所周知,教育乃强国之道,同样,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讲,教育也是强业之本,纺织服装行业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品牌,高级专业人才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专业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服装院校既然肩负着振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重任,那就应该清晰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寻求完成愿望的最好方法和途径。笔着认为,首先,服装院校应该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探讨和深入研究;其次,应该把从企业了解到的信息及时的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索现今存在的问题,这个方面院校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育课程来实现,在教学中,把理论和企业的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 服装院校须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性高级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应该以静止的视角去看待,它也需要不断发展与变化,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变,随着市场的趋势而变。不过,在变中我们要学会发现规律,找出应对万变的基本对策,更好为行业服务!
笔者认为,作为教育机构,首先应该明确社会都大致需要哪些方面的服装专业人才,如服装设计师、样板师、服装设计管理人才、服装生产管理人才、服装营销策划人财等等;其次,要针对这些人才不同的角色设计出不同的培养方式,除了课程以外,授课方式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案例教学、模拟“工厂作业方式”的教学等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时间实践能力的比较好的方法。所以,在授课方式方面,各学院应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善于改革,大胆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新方法。
第二方面,从服装企业的角度来看
(一)企业须进一步加强产品品质建设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基础与保证。吸引消费者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产品的品质,其包括产品的面料质地、性能、图案设计等的好坏,造型设计的美感程度及与国际潮流接轨的速度等等,一个品质优良的产品应该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能给服用者带来舒适与健康的保证。览看国内市场上的琳琅满目的各类纺织服装产品,真正能称得上是“品质优良”的又有几个呢?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缺乏设计投入,不注重细节,产品外观没有特色。
行内经常流行一句话,“中国企业是不需要设计师的,只需要拷贝员就可以了”,从这一点我们足可以看见国内企业对设计的重视程度。当然别人的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去借鉴,去研究,但不能全然复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结合中国的文化底蕴、民族特性,寻求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在这一点上,一些纺织服装院校已经引起了重视,例如,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都把寻求差别化的,特色化的设计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项目,提出了“艺术染整”这一新的纺织服装的设计思路,极大的开拓了国内企业的设计视野,对于发扬民族文化,宣扬民族特色,创建民族国际品牌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②绿色环保意识差,产品的生态水平低
目前,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并对其进口产品设立了严格的环保、安全检测。这对纺织服装的科技水平还不太发达的中国来讲,无疑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非关税壁垒。但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国内企业如果想要发展,想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辉煌,就必须增强科技建设,改进现有工艺,开发和使用新型无污染的安全材料,提高产品生态水平,符号出口国家的生态标准,通过国际上通用的权威环境标志认证,树立企业的绿色环保形象,这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其创建国际品牌的必经之路。
③后整理技术水平低
后整理技术主要涉及染整技术,整烫技术,中国本土企业的面料大多在后整理方面还未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脱色现象,起毛起球现象屡见不鲜,没有技术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动力,就不能打破发达国家设立的“技术贸易壁垒”,就无法更多的走出国门,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成就国际品牌。
(二)企业须努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大国,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却很少。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对外投资能力差,不利于“走出去”战略。因此,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是我国创建服装强国所必须具备的。例如,走企业集团化战略之路就是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企业须重视品牌文化的树立,品牌形象的创新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品牌如果不重视文化的创立,不注重内涵的培养和其表现形式不断的变化发展,就很难与经典和高档联系在一起。光靠产品本身的发展和提高是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的。因此,一个品牌的卓越品质除了表现在产品本身以外,还应该体现在其它非传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方面。例如,统一协调的店面设计;温馨舒适的购买环境;全面、及时、优质、主动的售后服务以及完整细致创新的客户管理等等。现在一些国内较大的企业,在店面的设计方面已经引起了重视,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但在服务系统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还没达到国际知名品牌所具有的高品质的内容和形式,诸如售后服务,国内企业基本上都还仍采用被动的传统的服务方式,在客户管理上,更是缺乏关注和创新。
(四)企业须寻求品牌发展的新思路――借力打力
根据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想要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自行创建国际知名品牌,这几乎是天方夜谈,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就无法走上国际舞台,无法享有高品质这一声誉。这就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摆脱传统企业发展思路的束缚,放开目光,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例如,我们可以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联手打造品牌。另外,本土现有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和国际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达成协议,成立研发中心,通过不断深入的交流来对国际服装趋势进行把握,同时可以借国际设计大师之名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有效的利用国际知名品牌和设计师的知名度,实现“借力打力”,能为企业的服装品牌增光添彩。
第三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一) 政府应创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的条件,营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要发展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必须大力发展我国产业基地市(县)和我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实施纺织产业集聚战略。我国纺织服装的规模普遍偏小、布局分散,不利于发挥整体优势。为了使我国尽快实现从纺织服装大国向纺织服装强国转化,孕育国际享誉的品牌,必须发展产业集聚。
(二)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
影响纺织服装业的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信贷政策、产业技术进步政策等等。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壮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国家给予企业的最有利的支持。
综上所述,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的打造,品牌战略的实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各企业间,企业与教育机构间,企业与政府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长期合作与努力,因此,这也就需要我们的经营者长期持有打造品牌的信念,坚持,坚持,再坚持,拿出用文火褒汤的技巧来扶植品牌,打造纺织服装品牌的竞争力,成就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