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小孩的时候,一个人的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的。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去。这个新大陆并不很远,就在熟悉的街道上和家里。你看,街市上给我预备的,在没有小孩的时候,似乎只有理发馆、饭铺、书店、邮政局等。我想不出婴儿医院、糖果店、玩具铺等等的意义……乃至小天使自天飞降,我的眼睛似乎戴上了一双放大镜,街市依然那样,跟我有关系的东西可是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一个小娃娃身上穿戴着全世界工商业所能供给的,给全家人以一切嬉笑爱怨的经验,小孩的确是位小活神仙!”老舍在1936年写的《有了小孩以后》,或许现在的新爸妈们读起来,仍将会心一笑。
金融海啸直卷全球,《花花公子》老板也受到严重冲击,其产业面临破产威胁…
只不过,这一笑如今已经化成了一个高达2000亿元~3000亿元的庞大母婴市场。而且在中国互联网民规模激增至2.53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之冠)的背景下,这位“哥伦布”带来的母婴行业新大陆要更复杂得多。单就母婴产品零售行业来说,电子商务、目录销售和实体店面,甚至跨领域运营等多重组合的可能,在大手笔风险投资的鼓动下,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战略异变。
在这样一个看似传统的新兴行业中,交织着创业、战略、资本、市场等诸多因素的碰撞和冲突。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特别专访了国内诸多母婴行业的知名厂商和其背后的风险投资机构,试图廓清在一个快速成长的领域内已经发生种种异变的创业者与投资者对于企业战略的影响力边界,毕竟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在公司治理层面都应有其合理的位置感。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社会消费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发展。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这一拐点,因而消费水平和消费档次开始进入更新换代阶段,教育、医疗,甚至餐饮连锁等众多针对中产阶级的行业都成为资本看好的领域。
“这一消费浪潮中很多领域都涉及到孩子,例如教育、医疗也有很大一部分和孩子有关。为了孩子,大家付款意愿很高。”风险投资机构KPCB董事周炜坦言。2007年11月,KPCB投资母婴产品零售企业红孩子2500万美元晚期投资,这是三季度服务导向型公司所获得的风险投资最大的一笔不超过20%股份的融资。
对于母婴行业,与消费意愿相对应的是众多的消费者基数。国内引人注目的第四波婴儿潮开始源于2005年,2006年开始进一步增长,2007年因为“金猪”诱因导致爆发性增长,今年“奥运宝宝”同样让婴儿潮高度亢奋。《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3岁以下的婴幼儿也有近8000万人,其中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超过了1000万人。随着国内城镇家庭小孩数量的明显下降,家庭对小孩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投入愈加重视,为此第四波婴儿潮将带动国内消费进入加速期和转型期。
根据知名调查机构AC尼尔森在2007年做出的统计,新一波的婴儿潮相关的市场反应早在2006年年初就已经开始表现在广告投放上。AC尼尔森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年,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育婴专业服务、营养品以及婴幼儿专用洗护用品,已经跻身广告花费最高的产品行列;而从投放增长情况来看,像纸尿裤、奶粉等婴幼儿产品类的广告花费增长也非常明显。
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0~6岁的育儿市场每年大概有330亿美元~400亿美元的市场容量。事实上,一个家庭从主妇孕期开始就进入了母婴市场的强消费期,大的品类包括:保健品、防护服、孕妇装、护理用品等;婴儿奶瓶、童车、童装、专用洗涤用品、玩具等;胎教、家政服务、幼教服务等。 《圣经》说:寻找者,总能发现。前google中国区副总裁王怀南和易趣创始人邵一波 “受携程上市启发”杀向了育儿领域,创建宝宝树网站。2007年3月,宝宝树网站上线,并获得著名的美国公司Matrix的投资。“母婴市场之大远超百度的搜索市场。”王怀南此语足见这一市场的诱惑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