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正让一些力图创新的品牌面临尴尬——自己花巨资引高端设计人员完成的新产品或许还在订货环节就被人仿冒而变成满街都是。在各大批发市场里,一些以购物为名四处寻找“灵感”的服装设计“间谍”让人们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奈之下,一些服装商开始与“间谍”们捉起了迷藏——将店门用布遮起来,写上“同行莫入”的警告语。这种做法有的的确为了防仿版,但一些品牌的产品本身没有多少新意,却跟风这样做,同行们认为“这无非是故弄玄虚地借机炒作一番罢了”。
遮遮掩掩防“间谍”
在大红门商贸城,本来通透的玻璃隔板被代理商们用落地布帘围得严严实实,就连商铺门也用条幅做成半截门帘遮挡着。多数商铺还在门外贴着“同行莫入,面斥不雅”等小条。记者注意到,冬装皮草刚刚到货的店铺如鳄鱼皮草、思凯路水洗皮、阜太皮草等,无一例外地如此“全副武装”着。
对于这种关起来门来做生意的现象,凯撒世家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仿版现象比较严重。这段时间正是新品上市、批发商订货的时候,一些厂家会派人到各家偷看样品,遮挡起来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有些设计师在市场上随便看看,就可以把款式或者今年的主打元素记下来,几天后有的甚至第二天就可以在市场上见到款式相似的衣服。”雪莱鑫服装代理商袁先生表示,有的服装厂在市场上调查了哪个款号衣服卖得好,就派人直接“按号索样”。袁先生介绍,把店面遮挡起来不会影响到批发生意,来选品牌的商户,会直接进来看样品的。
厂家支持防盗版
服装市场上出现的盗版“间谍”,在正规服装商看来,属于不正当竞争,不只是代理商怨声载道,生产厂家也是大倒苦水。
“仿冒的冲击太大了!”广州某品牌服装厂的杨经理直言,他们需要聘请研发人员专门设计款式,服装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可是一些小服装厂抄袭款式,再采用比较低廉的面料,迅速地生产出仿版服装,零售价比正规厂家的产品要低1/3,甚至1/2。“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防范措施,只能在研发阶段加强保密,到了市场上,就只能通过拒绝同行入内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了。”这位做服装生意十几年的人士无奈地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服装防仿版与假冒名牌不一样,仿版的服装都有自己的标签,有的变换纽扣或者一些小的装饰,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克隆”,所以工商部门也无从检查。
防“间谍”被指故弄玄虚
与一些商户绞尽脑汁防同行仿版不同,有的服装商不认同这种经营方式。记者发现,天雅服装市场的代理商都敞门迎客,大大方方地挂着新版服装。
“仿版防不胜防,与其遮来挡去还不如干脆亮出来。”BIK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质量,仿版的款式、面料肯定没办法和正规产品相比。“我们有固定的客户群,不会担心销量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去年确实有仿版服装在楼下的批发点出售,但是因为效益不好,今年已经撤摊了”。
坤奇服装厂的李经理表示,仿版是市场上很普遍的现象,不可避免。各厂家有自己的市场定位,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厂定位低端,可以靠仿版暂时获得一定利润,但毕竟不是正当竞争。
另有一些声音,则是对一些代理商所称的“防卫措施”的批评。“有的商家是故弄玄虚,制造款式畅销的假象吸引选牌子的新商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商表示,鳄鱼皮草、思凯路水洗皮、阜太皮草等在市面上都不太知名,把店面挡起来防仿版,效果不大,无非是想炒作自己,真正有实力的品牌是不怕仿版的。“做服装生意经常要逛市场,我们会把某些品牌的畅销款特点反馈给厂家,给厂家提供一线信息,代理品牌才会发展得比较好。各家都有这种情况,根本说不清谁仿谁。”
专家观点
产权保护和意识提高才是根本
大红门服装协会办公室主任刘莹表示,一些小规模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抄“小路”赚取利润,由于服装款式的时效性较强,设计师研发的产品申请专利保护不太现实,而且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涉及到这种仿版现象。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我国的服装企业由原来从欧美服装展示会上抄袭,到现在注重研发和产品设计,认识到服装版型具有的商业价值,表明商家的品牌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开始注重企业的核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