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从研发到市场,前方的路还有很长。那些汉服爱好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
前一段时间因为在苏州推广汉服而引起轰动的“雪姐姐”最近又有了新动作,以推广汉服的网络平台名字命名的文化公司最近在干将路一幢写字楼内成立,手底下不但有了7、8个大学生,而且有了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帮助她负责公司的日常运作,雪姐姐说这是为了更好地推广“汉服”这种文化传统,想要把它做成一项创意产业。
汉服不再是场秀 走入现实还需多远
汉服不再只是“一场秀”?
去年雪姐姐一个穿汉服宣传汉文化的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虽然也有一些人在公开场合组织一些表演类的宣传活动,或在以吸引眼球为主的一些其它宣传活动中穿过汉服,但像雪姐姐这样将汉服当做平时穿着的,少之又少。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场秀,甚至更多的人怀疑雪姐姐这样做是否怀着其他目的。
对于这些对汉服的质疑,雪姐姐给予了否定,她说从去年推广汉服开始,她和丈夫花在汉服宣传上的费用已超过万元,这里面包括给会员做汉服的费用,创建网站的费用,办各种活动的费用。她说汉服复兴的目的主要是让这种服装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雪姐姐和一群汉服推广者也意识到,如果只是穿几件汉服上街宣传,那这条路会走得很艰难。“其实问题是很浅显易懂的,任何事物,如果人们接受的比例小,那么其生存是有限的,我们在发展任何事物,必须要考虑人们的接受度,当然引导是重要的,但是人的思想是不能强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开一个公司的想法在他们的头脑中应运而生。
汉服也能打创意品牌?
“任何一个事物,需要被广泛接受,必须走市场化道路,而市场化带来的商业问题,又会产生许多无法回避的后期效应。”当记者问到汉服走市场化道路以后,是不是已经变味了,雪姐姐的职业经理人王凌天这么说。
作为一位来自上海的汉服推广人,王凌天不久前还刚刚在徐州汉文化节上策划过相关的活动,在北京等城市,他也把汉服等传统元素融入到了婚庆等活动当中去。他此次主动来找雪姐姐合作,也是看中了苏州这个未开发的市场。他说,汉服要发展,必须能产业化,能走不同创意路线,必须在一点一滴当中把这个传统的元素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他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七夕”,一系列和汉服相关的活动已经在策划之中。“七夕”这个节日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创意的平台,在他看来,苏州这座具有2500多年文化历史的古城,所具有的可开发的传统元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苏州是一个多桥的水城,完全可以挑选其中一座在“七夕”那天装点成鹊桥,搞一系列活动。
汉服飘飘只能随“风”而动
尽管目前大多数人不认同汉服,认为汉服只是针对小众群体的商品,只是一个简单有限的市场,但王凌天却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他说,按照计算,国内13亿人,即使1000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对汉服动心,也有130万,赚取10%的利润,也是很大的利润。如果视野再扩大一点,经营汉服店的时候再辅以鞋子、汉式配件、汉式礼品、家具、家居饰品等一系列汉服的衍生品来全面拓展市场,整个规模将非常可观。
从去年开始,众多媒体就不断聚焦“汉服”:全国各地汉服爱好者争相亮相,宣传推广这一古代着装;网民建议教育部启用中国式学位服,并热心地提供以汉服为蓝本设计出的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样式;民间甚至还有了将汉服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的呼吁。王凌天说,汉服被冠以了汉民族、汉文化这样的帽子,被商家加以炒作,便有一个比较大的短期市场,茶艺界或演艺界、古琴界等从业的文化工作者都可能会有一种认同感,包括作为学士服,作为特定节日的礼服,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开发可能性。但在人们已经习惯简单的西装、T恤、牛仔的现代生活中,把工艺制作颇为复杂、着装要求较高的汉服产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贯穿人们日常生活的流行服饰,目前来说几乎没有可能,因此,把汉服单独作为投资项目还需理性。
在王凌天的工作间里,记者看到他准备的几大包精美的汉服。王凌天说,这批汉服和以前网友宣传时穿着的不一样,不仅式样正规,而且成本也翻了好多倍,公司已经接到一些商业活动,要求他们依托汉服作为亮点进行促销活动。打包的汉服就是为这些活动特??一走生产、销售路线,从研发设计到市场推广,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可谓高风险、高投入,况且还必须有稳定的大批量的定单需求,公司才能进行批量生产,所以不太现实。目前综合来看,若想汉服得到进一步推广,只能随市场而动,否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