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7月25日公布的《积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报告中提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内销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减价增,出口增幅同比回落近8个百分点。出现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降、内销比重上升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贸易环境不稳定,技术壁垒增强,增加了企业出口的风险。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是物美价廉,因此造就中国纺织品服装拥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对许多欧美国家当地的产业结构造成严重冲击。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争端不断。一些欧美国家增加设置贸易壁垒,相对应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频繁使用,使得中国企业外销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此外,欧美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措施仍将成为未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严重威胁。一旦这些措施实施,将严重打击进口商信心,迅速将我国产品挤出市场,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遭到严重削弱。
2、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事实上,中国是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必然拉动内需。今年,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等因素带动消费品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创1997年以来新高。纺织行业产品内销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比重在降低。从统计数据看,2003年纺织服装出口比重约是33%,到2006年降到28%,目前已降到24.7%,预计下半年还将继续降低。另外,我国消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过去温饱型的消费,向现在小康型消费转变。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也就说每年新增的城市人口,接近两千万人,这些人都进到城市来以后,从农村的消费变到城市的消费,这个支出还要增加,所以住房的支出,子女教育的支出,还有其它消费支出都在增长。由于国内市场有需求支撑,消费取得较快增长。因此,这个阶段是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快的时期。
3、汇率上升和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汇率上升和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外销企业影响很大。人民币持续升值,削弱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升值6.26%,对出口贸易已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很多行业出口通常以美元结算,在外汇交易中无形中损失3%的利润;同时,出口退税率普遍下调,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57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出口增速12.25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49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9%,占全国贸易顺差的5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8个百分点。
4、国际竞争对手增多。中国纺织服装业在世界产业链中还处在低端,出口产品以贴牌为主,是依赖较低劳动力获取增加值的产业。伴随着印度、越南和东欧等发展中国家企业加工能力的逐渐增强,以及国内越来越多的外销加工厂的涌现,竞争加剧促使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利润变得越来越薄,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出现减弱的趋势。
5、出口成本加大。纺织品服装贸易出口成本加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运输成本加大。近几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原材料供货价居高不下,持续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产品供货价提升的幅度,使企业利润率严重下滑;另外一方面,出口产品运输费用不断增加,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持续上涨,使得运输成本不断上升,总体运价已经提高到20%之多。
6、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企业经典的营销理论。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意识到并开始逐步从外销市场独腿走路走向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哪边市场形势好就把主要精力投向哪边,以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为日后企业的发展壮大铺路。所以,有些外销企业会把部分精力逐渐转移到内销上来,先积累一些内销经验,在出口形势不好的时候能使企业顺利向内销市场转型。
7、提高科技含量,品牌贡献率显现。有些企业在运作出口产品时,发现自己的供货价与最后终端零售价差距很大,为别人做嫁衣,赚取少额的加工费,时间长了,心理难免不痛快。在外销市场完成资金和技术的积累后,一些出口企业认为创造自有品牌的时机已到,所以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到内销市场中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升纺织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