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迅速上升、原料成本大幅提升的冲击下,河北纺织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8月15日,来自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衡水等地纺织企业的近30名负责人参加了由河北省纺织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全省纺织企业座谈会。“河北纺织业正面临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在会议上,多位企业家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河北纺织业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挑战。
■无序竞争加剧行业困境
纺织业是我省传统经济支柱产业,今年以来,我省纺织行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是行业产能的急剧扩张,原材料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棉花在纱、布等初级纺织品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为70-80%,纺织企业对棉花价格的波动最为敏感。上半年全国纺织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纺织业最主要的原料———棉花由于迅速扩大的国内需求与进口棉花配额等制度的共同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每吨上涨了约1500元,达到了目前的每吨14000多元。同时煤、电、水、汽价格和工人工资也在不断上涨,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明显加大。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市场价格不但没有与成本同步提高反而下降,甚至跌破成本,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出口退税率降低,许多订单对企业来说成了烫手的山芋,不接没活干,接了就赔钱。邯郸海盛威公司一位人士介绍说,他们企业的56英寸有梭织机坯布因为纯赔人工费,不得已关停了500多台。
在原料涨价、成品降价的双向挤压下,今年上半年我省纺织企业产销率和盈利水平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库存大量增加。许多企业为减少损失降低了设备开台率,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以生产染色布为主的河北宁纺集团今年订单减少了8%,印染开台率只有70%,而且加工费价格也比去年下降了1/2。
■出口增速放缓
纺织业是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全省纺织三分之二的产能直接或间接出口,纺织服装出口创汇约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纺织业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自2005年开始的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使配额体制下长期受到压抑的出口能力得到释放,国产纺织品、服装等商品出口数量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2006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顺差的71%,今年上半年占总顺差近60%。顺差过快增长遭到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强烈不满并频频发起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设限,因此在出口退税调整中纺织行业首当其冲。自去年9月15日我国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今年7月1日起又将服装类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为11%、粘胶纤维由13%降到5%。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9.24%。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也很大。自2005年7月我国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今年以来更是呈现出“小步快跑”态势,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比值半年内近60次创下新高,累计升幅已超过7%,使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利润被大幅吞食。
由于各地税收自主,不同地域企业税负也大不相同。我省国有企业以及国企改制企业税负比例约为5-8%,南方沿海则为1-3%,一些私营企业只交少量的固定税。我省明石染厂目前人均工资1400元,加上“五险一金”,劳动工资占产品成本比重达到0.46元/米,远远高于其它企业平均0.19元/米的水平,为全国之最。
据省纺织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纺织业发展速度放慢,全省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约140万人,80%以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纺织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等方面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