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以多种模式并存
香港贸易发展局资料显示,过去10年间,香港成衣企业不断扩大在中国大陆投资,在珠江三角,1996年约仅5万家工厂,2006年已近9万家,另香港企业也扩张到长江三角,甚至东北三省。10年前仅少数香港成衣企业在中国大陆从事内销,目前部分在珠三角的厂商,内销比例已高于出口。
香港贸易发展局表示,香港成衣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内地,将产品经香港转口输往全球,这已成为香港产业发展的一种标准模式,香港紧邻正在高速发展的大陆,97回归之后,双方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中国更透过CEPA为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目前在中国内地经营服饰品牌的港商,其企业运作可归纳为三种模式:
由于大陆市场庞大,香港成衣企业投资额高,故成立中小型公司,向大陆企业提供全面的品牌设计服务。
香港设计师协助培训中国设计队伍,缔造更大商机。
港商利用特许加盟店形式贩售自有服装品牌,并在当地百货公司寄卖品牌。
CEPA第三阶段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截至2007年6月30日止,共有7,189家经营纺织及成衣制品的企业已获香港工业贸易署发出原产地证书。香港设计师欠缺临门一脚
香港政府极力推广“香港设计”的整体实力,尽管有部分香港企业已将设计和制造重心移到中国内地,但仍存在限制因素,如信息时效有落差、时尚文化存在差异、作业步调未能协调、价格门槛过高、短期成效难以显现等,香港设计师在中国内地发展非常辛苦。毫无疑问,香港设计师拥有国际视野,并将中西文化融汇贯通,作品创意十足,商业触觉灵敏,但无奈地发现,达成合作协议并不多。
香港贸易发展局表示:香港法制观念严格,对知识产权保护很完善,香港设计师在设计软件上花费的成本很高,软件一般都在2万元港币以上,且需经常更新。但在大陆,设计的产品往往很快被抄袭,使设计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此外,诚信问题也是隐忧。
目前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还是乐观。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设计师或企业家就开始与大陆接触,但都属临时性质或担任设计顾问。自从CEPA实施后,香港设计师得以在中国内地执业,大幅促进香港设计师发展的积极性,目前香港从事设计的企业有2万多家,其中约有十分之一进入内地发展。
香港著名设计师何建华近年在大陆发展出数个具影响力的品牌,如“威鹏牛仔”、“依米奴”、“约凯汀”、“巴迪伊顿”等等,从设计到打板,剪裁到行销,从大体框架的构建到形象店的装修,全部亲力为之,展现香港设计师踏实敬业的风格。由香港政府凝聚产业力量
香港回归10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香港贸易发展局积极开展工作,不仅协助香港企业进入中国,亦帮助中国企业利用香港这个国际商贸平台与海外市场接轨。
香港时装节系由香港贸发局举办的国际性时尚盛会,每年分春夏系列和秋冬系列两次在香港举行,举办地虽处亚洲,但每次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企业、设计师参加。2006~2007年度,中国企业参与香港贸发局举办活动达49,920家,而香港本地企业有12,017家参与贸发局在中国内地举办的活动。
10年来,香港贸发局带领香港企业到中国各地目标城市考察及拜访主要的经销商,了解各地商机,举办商贸洽谈会,让有意代理香港品牌的公司,直接与港商会面,另邀请大陆内地各行业的经销商到香港参加贸易展览会。贸发局同时也与中国相关官员会面,建议在政策松绑,让港商可在内地经营零售业务。此外,贸发局在中国设立12个办事处,为港商解决行销问题并清除障碍。
香港贸发局2006年在成都设立了中国首家香港时尚品牌概念店“时尚香港”,向中国庞大的消费者推广香港优秀设计师的原创设计及品牌系列。
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叶泽恩表示:贸发局一直在中国大力推广香港时尚服饰这个具优势的重要产业,除在不同城市举办香港时尚展活动外,亦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成衣服饰博览会。香港的优势就是国际化,且许多创意产业世界知名,如电影工业、音乐等创意产业。香港需利用文化创意的优势配合产品、设计、行销、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广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