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新乡市新濮公路边上的新乡红叶服装有限公司,虽说只有400多台缝纫机、500人,然而,他们生产的防寒服、棉背心、休闲服、时装、童装、工装等各类服装,却全部出口到美、英、法、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而且订单做不过来。
香港一客商订购10.5万件棉衣,60万美元订单款预先支付,甚至有些外商提出非要红叶服装生产才认可……“红叶服装”为什么这样红?
良好信誉带出订单无数
很少有人知道,红叶的第一笔生意是亏损的。红叶成立之初,向艳娟来到河南省抽纱进出口公司要订单,人们对这个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不信任。经过向艳娟的苦苦哀求,业务员才说,这里有一个“东京裤”订单,1.2万条长裤,每条含税只有1.6元的加工费,而且必须现款提料。这个订单一旦入手就可能亏损,你想试试吗?正在“等米下锅”的向艳娟,毅然拿下了这份订单。
事实果然不出所料,订单如期完成后,企业亏损2万多元。面对沉重的压力,向艳娟没有气馁,她决定再度到郑州争取订单。当她进入省抽纱进出口公司的时候,有人指着向艳娟说:“她,就是红叶的女老板。”原来,河南省商检局在检验他们的产品时,大吃一惊。没想到一个小企业第一次就把质量做得这么好。从此,各路订单络绎不绝,险些让向艳娟招架不住。有家省级出口企业的老总说,订单只要给了向艳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红叶服装做外单挖到的第一桶金不是金钱,而是比金钱还重要的“信誉”。
良好的信誉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2001年,一外贸部门与英国签订的工装闪光背心,客户要求必须由红叶服装生产。离春节不剩几天了,企业不敢说保证如期交货。而且,还有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为保证春节安全,市里有关部门决定停电3天检修线路。这样,只剩5天工期。5天时间要完成平时15天生产3.8万件闪光背心的任务,不仅是对产能的考验,更是对全体员工心理承受极限的挑战。经过5天5夜连轴转的忙碌,腊月二十九的晚上,这批订单全部完成。三十夜里,向艳娟接到天津港的电话,这批货已经顺利装船。向艳娟放下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逼出一个新高度
向艳娟在荷兰拜访客户时,发生的一件事使她久久不能释怀。客户打开仓库请向艳娟她们参观。向艳娟对自己的产品心中有数。果然红叶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属于佼佼者,但荷兰老板指着旁边那堆劣质品说:“这也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此时,向艳娟感到无地自容。这些产品出了国门,代表的就不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地区,而是代表中国服装产品的形象。红叶服装绝不能生产不合格产品,败坏中国产品的信誉。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然而,质量控制已经很严的红叶服装,还能通过什么办法使产品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呢?于是她组织员工苦练内功,开展技术攻关。在比利时,相同款式的服装,用装色线缝制要比顺色线缝制价格高出好几个欧元。这种装色线加工质量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稍有丝毫扭曲或者双线不平行,毛病就格外显眼。为此,企业多次拒绝客户提出使用装色线的要求。缝制线的成本是一样的,但就因为颜色搭配的问题使得自己的产品降了一个档次,向艳娟心里十分不舒服。于是,她组织员工苦练内功,终于攻克了使用装色线的技术难点,使产品上了一个新高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向艳娟认为,红叶员工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尽管她们能够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但要把企业做强做优,必须坚持教育培训为先的原则,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于是,企业不惜代价与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建立学习型企业。首先,领导带头学习。1987年大专毕业的向艳娟,2003年进入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心攻读MBA,2004年又进入北京大学东方管理学院学习,后又返回清华进入卓越领导班深造。现在,向艳娟正在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历史专业。其次,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坚持每周上大课一次,小组每周学习一次,并鼓励员工自学、深造,对半脱产学习培训的员工,公司给予报销学费。通过学习培训,员工的基本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在生产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职工进行培训不仅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员工负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员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企业的责任。”向艳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