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去尼泊尔,就知道那儿有寺庙、有雪山,去了尼泊尔,才知道那儿不止有寺庙、有雪山,还有校服!
尼泊尔是我见过的最贫穷的国家,但那儿的学生却穿着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校服!如果不是亲临尼泊尔,你无法想象在这贫瘠的背景上怎么会有如此讲究的校服?
在首都加德满都,我似乎没看到过一条稍稍像样的街道,尘土飞扬,垃圾成堆,是每一条街道的主要景观。但在这样的街上却走着衣冠楚楚的学生,初见时,我还以为是贵族学校的学生或是王室子弟,后来才惊讶地发现那是所有尼泊尔学生的形象。无论在城市或乡村,无论从幼儿园到大学,男学生都是西装毕挺,皮鞋锃亮,雪白的衬衣领下必是统一款式、颜色的领带。女学生在料峭的春寒里都是裙装,各色百褶裙,白袜黑皮鞋,或配着西式上衣,或配着毛衣,甚至连辫梢上的蝴蝶结都是统一颜色,从头到脚都照应了每一个细节。在寒冷的早晨,我还看见上学的学生戴着一式的很好看的帽子,围着一式的很好看的长围巾。笔者也算游历过一些国家,在巴黎、在东京、在悉尼、在挺不缺钱的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也没看见过如此“蔚然成风”的校服。
从加德满都乘汽车往卡博拉,在仅仅可容两辆汽车通过的“国道”两旁,我看见有着一排排低矮泥房的小学,看见用泥土铺就的简陋的操场。可是就在这些在我们看来仿佛是几十年前的校舍校貌中,学生却穿着最时尚于当下的服装。看见那些打着领带,穿着皮鞋走在泥泞的田埂上的小男孩,看见那些穿着雪白的连袜裤,飘着百褶裙穿行在破烂且肮脏的村落里的小女孩,我脑子里无法不竖起一个个的问号。
我把这些问号撤到我能询问到的尼泊尔人身上,但几乎没有收回能让我们明白究里的回答,尼泊尔人认为学生就是要穿漂亮的校服的观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我到最后也无法了解清楚这些校服是付费还是政府免费提供。只有一个说法,说可能是为了防止学生受种姓制度影响而互相歧视所以穿统一的校服,而他又接着说现在尼泊尔的年轻人根本不理睬什么种姓。无论什么原因,相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那些我们所看到的笑容满面、友善有礼、神采奕奕的学生无疑是最受尊重、最受保护和最受重视的群体。
我惊诧并注视着尼泊尔这最奇异的景观。我曾久久望着一个母亲和拉在她两只手上的两个孩子,衬着母亲那并不鲜亮的纱丽和凝在脸上的疲惫的神情,两个孩子身上那看不到一点穷国影子的漂亮的校服让人望去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我想起我们这儿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这儿,写在墙上,喊在嘴里,在那么穷苦的遥远的尼泊尔,呵呵,这句话至少落实到学生的校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