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规范儿童用品市场,从根本上改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状况,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有关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儿童用品的产值和市场规模增长迅猛,目前已经达到并仍将持续年均12.4%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然而,快速发展的儿童用品市场远未成熟和规范,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今年“六一”期间各地政府监管部门开展儿童用品专项执法抽查活动的数据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任意抽取一组数据:某地监管部门对当地28个儿童用品经销企业的45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2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51 .1%。抽查的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3类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20%、73.3%和60%。而国家质检总局在2 004年至2006年这3年曾对8类儿童用品进行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的总体合格率为77.3%。这些数据,使人们不得不为目前我国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捏把汗。关于儿童用品抽查结果所显示的数据,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解释一下,各地监管部门通报的各类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均缺少可比性,比如上述数据中,在51.1%的合格率与77.3%的合格率之间不能建立直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前一数字和后一数字的差值并不表示合格率下降的程度,这种对比是无效的,因为两个数字的参照系有所不同,主要是考核项目不同。
以儿童服装为例,我国童装产品标准中所要考核的项目非常广泛,主要检验外观质量的合格率显然不能与主要检验甲醛含量的合格率进行对比。另外,由于进入标准的检验项目不仅在逐年增加而且也在变得越来越严格,这必然会降低合格率在时间向度上的可比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许多人往往会产生合格率逐年下降的错觉,从而得出我国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每况愈下的错误结论。即使如此,进一步规范儿童用品市场,从根本上改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状况,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事实已经说明,通过“六一”期间集中开展儿童用品市场专项整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市场环境的作用,但整治的效果再明显也只能是暂时性。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规范儿童用品市场,提高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儿童用品市场监管体系,从源头上构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事实上,关于如何构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我们政府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从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启动了儿童食品行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成效。与此同时,食品科技工作者为提高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也已经并正在进行着各种努力。
但是,中国儿童食品质量,将最终依靠从生产到销售贯穿各个环节的整体安全。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建立完善我国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培育和树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儿童用品企业、知名儿童用品品牌和优良产品;把质量监督工作的重心从城市下移到广大农村;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节约资源的产品,严把许可准入关和质量安全关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善于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着力健全我国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技术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质量监督法制体系建设,以此引导儿童用品全行业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