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牌窄化与宽化战略的动态演变
品牌的窄化与宽化战略决策的本质是――企业的集中一点还是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决策。
(一)、品牌从窄化向宽化的发展过程,亦品牌延伸的过程
具体可分为产品类别的延伸和品牌内涵的延伸,概括起来是品牌认同的完整化,丰富化过程。
关于品牌延伸的书很多,争议也很大。其中,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的观点非常明确“品牌延伸短期内带来利润,长期内必严重损害品牌的核心价值”。笔者认为,围绕品牌核心价值即以品牌的基本认同为中心的品牌延伸,发挥了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会强化品牌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但与品牌核心价值不甚相关的品牌延伸,短期内虽然增加销量与利润,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稀释了品牌的价值,最终降低了品牌核心竞争力。
康师傅是方便面的第一品牌,其品牌基本认同(或核心价值)是“美味,健康”,因而相关的产品延伸到茶饮料,饼干,均获得巨大成功,而且对康师傅在方便面第一品牌的地位没有造成伤害。(该公司一度生产“康师傅”纯净水,后主要因与品牌的基本认同不符,而忍痛割爱)
(二)、品牌宽化向窄化的发展过程,亦即品牌收缩的过程
企业的发展有边界,品牌的宽化同样有边界,消费者的心灵认知空间更有边界。当同一品牌下有多品类产品面对多个竞争对手时,品牌竞争力的下降实属必然。一些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公司面对竞争更趋激烈的环境,会适时采用焦点集中,回归主业战略,其中实施品牌收缩战略,是战略性收缩的重要战略。
采用正确的品牌延伸决策不容易,而有勇气实施品牌收缩战略更加难能可贵。品牌收缩的目的是抓住细分市场,重点服务目标顾客,让品牌成为细分产品类别中的代名词。国内因品牌战略发展历史不长,很难看到品牌收缩的案例。国外近年最成功的案例是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原来虽然定位咖啡馆,但与其它咖啡馆没有差异:均经营咖啡,点心及套餐服务,后来其管理者果断采用收缩战略,星巴克咖啡店里只供应高品质的咖啡,其它业务不提供,很快星巴克=高品质咖啡的品牌认同树立,星巴克咖啡店的发展也更加快速。
品牌收缩战略的精要是懂得放弃与牺牲,回归主要产品业务,重塑具体品类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利润。
五、案例简析:娃哈哈与喜之郎的品牌窄化与宽化战略
娃哈哈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2002年销售近80亿元。净利润超10亿元,但是娃哈哈品牌的窄化向宽化发展的过程,即品牌延伸的过程颇受业界争议。
1988年,娃哈哈推出儿童营养口服液一举成名,当年,娃哈哈成为儿童营养液类别的代名词。娃哈哈品牌基本认同——核心价值是“健康的,快乐的,营养的,儿童的,大众价位的,品质保证的”。1991年后适应企业快速扩张的战略需要,娃哈哈品牌亦采用宽化战略。1991年推出八宝粥进军成人市场,因符合品牌基本认同六要素中的五要素:“健康的,快乐的,营养的,大众价位的,品质保证的”,也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八宝粥行业中的领先品牌。由于娃哈哈品牌延伸到成人食品市场获得成功,95年后娃哈哈品牌延伸的步伐加快,96年推出娃哈哈纯净水,2000—2002年售出娃哈哈茶饮料,果汁饮料,牛奶和童装,甚至如今进入碳酸饮料前三甲的非常可乐,当年(1998)差点被命名为娃哈哈可乐! 娃哈哈茶饮料,纯净水,果汁饮料和牛奶尚符合娃哈哈品牌认同六要素中的五要素(即儿童的概念除外)有效的利用品牌的核心价值,而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娃哈哈品牌延伸到童装则难以理解,虽然娃哈哈童装符合品牌认同六要素中的三要素――“健康的,快乐的,儿童的”。但是由于童装与食品饮料的产品属性差异太大,产品关联性极低,娃哈哈童装无法体现,也不可能体现娃哈哈饮料的核心价值。此娃哈哈非彼娃哈哈,娃哈哈进军童装业所依赖的品牌优势丧失。目前,娃哈哈童装的进展很不顺利,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过于依赖品牌宽化战略的力量。
实际上,以娃哈哈的实力与财力,完全可以打造出全新的品牌。1998年推出的非常可乐就非常成功。2002年推出的“纯真年代”纯净水在没有大规模广告支持的背景下,取得不俗的业绩。
果冻行业霸主喜之郎,自1994年创业以来,一直奉行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的“品牌聚焦法则、类别法则、不得延伸法则”。在果冻行业内精耕细作,年销售额近20亿元,成为品牌窄化战略中获得成功的典范。喜之郎=果冻,果冻=喜之郎,人们想到喜之郎必然只想到果冻;人们想到果冻,自然联想到喜之郎。这种品牌与品类的对等关系,营造出强大的品牌壁垒,令其它品牌遥不可及,并难以攻击。多年来喜之郎果冻获得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亦不足为奇。多年来喜之郎一直坚持品牌窄化战略,坚持一贯的诉求,所形成的品牌认同——健康的,快乐的,亲情的,儿童的,美味的——核心品牌价值,是该企业的核心专长。这种因实施品牌窄化战略所打造出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竞争对手很难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