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进入了初夏季节,各式各样的夏装摆在商场显眼的位置,大街上穿短袖、裙子、凉鞋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最“不需要”的东西就是冬天厚重的御寒衣服了,然而在市场上,冬天的衣服反而卖得最火。
《市场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西单、王府井商圈的几个大商场,发现几乎每个商场都辟出了专门空间销售“反季”服装。不仅如此,很多商场还打出广告,宣传羽绒服、皮衣、棉服的反季销售活动。“夏买冬衣”,看起来是不合情理的行为,可是,厂家、商家、消费者却趋之若鹜。
可是,7年前,北京开始对皮货进行反季销售,结果问者寥寥,皮货店门前冷落车马稀。2000年入夏后,京城掀起了一场皮衣反季销售的热潮,在前门的“皮货一条街”上,皮货销售推出了惊人的折扣。当时有一个口号是“不低于五折就不叫打折”,在这个口号下,北京各个皮货店各出奇招,希望在夏日也能激起皮货销售的高潮。在北京市场覆盖率达60%的阿山皮衣,除了全场四折外,还推出有奖销售,在随机选出的幸运日中购衣的顾客可全额退款。可惜,尽管商家一腔热情,消费者还是不买账,“不能更便宜了”的广告语虽然醒目,皮货店的生意却没有起色,门庭依然冷落。《市场报》于2000年5月31日在第三版以《打折低于半价依然少人问津,京城皮货反季销售冷清》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皮货的反季节销售兴起于1995年左右。开始主要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牌子,后来一些有知名度的国产品牌也相继跟进,旨在刺激低迷的国内皮货市场。原本是各企业对“大路货”的清理库存,为9月新货上市作准备,最后却演变成某些皮货厂家的主要营销策略。为保住或争取市场份额,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跟进。
当时的皮衣反季销售并没有拉动皮货市场的销售,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反思反季销售的行为。北京西比利亚皮货集团董事长表示,单纯靠低价驱动市场,把皮衣市场的整体价格拉下来了,却并不能为各企业带来利润。反季节销售的短视行为,对已陷困境的皮货市场其实是雪上加霜。
2000年皮货反季销售遇冷后,很多企业正式撤出反季节销售的恶性竞争,将营销重点转向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上来。
风水轮流转,几年后,反季销售卷土重来,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分析一下现在的反季销售,和几年前相比,还是有了很多新变化。现在的价格虽然也便宜,但不会像以前一样“价低质也低”。现在的反季销售仍然给正常的秋冬旺季销售留下了空间和余地,而不是和冬季“抢”市场,对冬季市场造成伤害。从反季销售遇冷,到反季销售受宠,变的只是营销手段,而商品的品质、品位才是留住消费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