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说,近日有160余家纺织品生产企业涉嫌以虚假的出口业绩数据参与配额投标,被取消了投标的资格。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纺织品出口是一个“遗留”下来的、较为特殊的问题。尤其是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仍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采取配额制。在这一背景下,有限的配额就成了稀缺资源,谁能拿到配额,谁就有货可卖,有钱可赚。
如此说来,一些企业为了获取配额,不惜在业绩方面造假,似乎是受利益驱使,事出有因,不足为怪。所幸的是,这一次政府主管部门把关把得严,及时发现了问题,拆穿了造假者的把戏。应该说,与过去那种企业靠“打通关节”拿到配额的“疑似腐败”相比,与前两年出口配额平均分配的“简单公平”相比,如今这种严格把关的投标管理,是主管部门的一大进步。
然而,主管部门管理水平的进步,并不能掩盖企业存在的问题。据报道,这次投标审查之前,共有297家企业递交了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查,167家企业的材料虚假不实,造假企业的比例高达50%以上。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发人深思的事实。这一数字和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现在究竟有多少企业能够做到诚信经营?无论是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还是中国传统的商业伦理,难道不都是讲求“诚实”、“不欺”,都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准则吗?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疯狂造假呢?联想到那些虚构利润、发布假信息的上市公司以及那些虚抬价格的房地产商和瞒报事故的矿老板们,真让人为我们这些低素质的企业感到脸红。
其次,能够出现大规模造假的现象,是否表明造假的成本太低了?比如,这次的造假企业得到的如果仅仅是不许参加投标这样的“处罚”,谁敢保证他们明年不会卷圭重来?如果我们严格依法办事,对于业绩造假、数字搀水、生产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等的行为给予严罚重惩,难道不更利于市场秩序的规范?
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业,可以要求他们自律,但不能单纯依靠他们自律。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从来都是必须的。这一次主管部门认真了一下,就发现了问题,可见管理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