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拥有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等优势,但是缺乏国际市场品牌优势,是我国羊 绒大国赚小钱的症结所在.
近日,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国内重点羊绒企业发起诚信自律经营的倡议。包括鹿王、鄂尔多斯在内的58家企业代表在倡议书上签字。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仝恒认为,倡议书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业内对羊绒行业近年愈演愈烈的无序竞争和信用缺失现状的忧虑,而这种忧虑不仅针对国内市场,更主要的是着眼于国际市场。
羊绒大国赚小钱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一家知名羊绒企业负责人在日本一家商场看到,一件普通羊绒衫的零售价竟然折合人民币1800元。实际上,这些羊绒衫产自中国,在国内只卖几十元,仅仅是贴上别人的牌子,售价便翻了几十倍。
20多年过去了,我国羊绒服装“贴牌”出口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多大改观。2006年,我国出口羊绒衫2000万件,大部分为“贴牌”出口,创汇额仅为6亿美元,羊绒衫出口单价最高为每件40美元左右,最低的每件仅16美元左右。而国外销售商贴上自己的牌子,这些产自中国的羊绒衫售价便能达到出口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仝恒介绍说,实际上,近些年我国羊绒衫贴牌出口价一直呈下降趋势,五六年前每件羊绒衫出口价平均为60美元,而现在仅为30美元。
据分析,按照外方订单要求加工出口羊绒衫,只要按时履约,外方付款及时,产品出口风险较小,很多企业为了保住订单,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甚至不惜低于成本接单。我国羊绒产业无奈沦为外国企业的原料、产品加工的“车间”。
这种出口加工赚小钱的局面与我国羊绒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是世界羊绒主产国,年山羊绒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的80%以上。
而在我国羊绒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内蒙古,拥有数百家生产企业,常常和国内企业一道陷入加工出口市场战的迷雾中。鄂尔多斯和鹿王两大羊绒巨头的大部分生产能力也都用于“贴牌”出口,赚取日益微薄的利润。
目前,中国的羊绒生产企业大多是靠加工费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困境已经显现。以鄂尔多斯集团为例,目前职工有3万多人,因利润率低,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仅1万元左右,近年来员工流失了3000多人。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拥有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等优势,但是缺乏国际市场品牌优势,是我国羊绒大国赚小钱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