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的市场将更多的向世界打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和挑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我国服装产业的结构水平不高,结构质量也比较低下,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纵向产业链,也没有形成区域间联动发展的横向产业链。
纵观我国的服装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在高端市场上,世界服装品牌大鳄们独霸天下;在中档市场上,众多的国际中低档服装品牌也让我国的服装品牌们疲于应付,而大量的中国服装企业则在低档服装市场上惨烈地竞争着。
按照国家“十一五”期间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中国服装产业链应该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精加工的“三高”延伸,从服装设计和制造环节来看,服装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是我国服装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
在目前的中国服装行业,对服装CAD软件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国内外的CAD厂商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但是对服装CAM自动裁剪机/自动裁床的认识,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组数据可以清楚表明中外服装行业生产工艺的巨大差距: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加工企业中,服装CAD/ CAM的使用率已经高达70%~80%以上,哪怕是只有四、五十人的小工厂也在使用服装CAM,而在中国,目前服装自动裁剪机CAM的普及率尚不足1%。
造成这一现象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中国服装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服装CAM生产企业对产品推广普及力度不够。
中国服装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和国际品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能够走上国际市场的服装企业屈指可数,能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做好品牌经营的也是为数不多,更多的服装企业成为国际服装品牌的加工厂,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它们在努力提高着服装的设计水平、品牌管理、市场运作等能力的同时,已经无暇去关注更好地提高服装生产的工艺水平,尤其是服装自动裁剪机CAM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产量的作用也被忽视。
但是,目前这一状况正在开始改变。随着中国服装企业不断增加的资本积累,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服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服装企业开始审视自己,寻找解决的途径,他们逐渐认识到实现服装裁剪自动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装自动裁床/裁剪机CAM已被更多的服装企业所关注。
众多国际知名服装CAD/CAM生产企业将自动裁剪机引入中国以来,却迟迟未能真正打进中国市场。深究其因,主要是国际知名服装CAM自动裁剪机都是由其办事处或代理商引进中国,其高昂的机器价格、过高的售后维护成本、不及时的零配件供应、不完善的售后服务打消了众多中国服装加工企业的使用热情,严重制约了服装自动裁剪机市场的开发。
这一状况,直到2004年才有所改变。占有日本本土CAM市场份额过半的日本高鸟公司在上海建立了集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并引进了40多个型号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裁床。通过引进先进的进口零配件、元器件,实现在国内装配成机,以中国服装制造商能够承受的机器价格、低廉的售后维护成本、完善及时的售后服务,经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的发展,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并引导、改变了中国服装CAM电脑自动裁剪机的市场价格定位,在2006年成为中国市场上CAM机销量最大的企业。
至此,中国服装行业的CAM市场被真正打开。
一直以来,大多数服装企业对服装CAM自动裁剪机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动化的CAM裁剪机只适合在大批量的服装生产中才使用。事实上,服装CAM自动裁剪机是有很多类型的,既有适用大批量生产的CAM,也有适用于单量单裁、打样用的CAM,而和传统的手工裁剪相比,服装CAM自动裁剪机最能体现效率的,恰恰是在小批量、短周期、高精度的服装加工生产中。
可以预见,2007年,中国服装CAM自动裁剪机/自动裁床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服装CAM给企业的生产工艺、服装质量、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带来的综合效率的提高。中国服装CAM市场将被真正引爆,服装CAM将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